智文法师:从《坛经》看佛教慈善的心性观照与现实关怀

来源:菩萨在线      发布者:果仁      时间:2018-11-01

导读:10月28日至30日,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在福建省莆田市召开。论坛主题为“交流互鉴、中道圆融”,邀请海内外佛教界人士、学者等约800余位代表出席。

佛教与公益慈善分论坛


 智文法师作从《坛经》看佛教慈善的心性观照与现实关怀的主旨发言


诸发言大德


菩萨在线福建讯 10月28日至30日,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在福建省莆田市召开。论坛主题为“交流互鉴、中道圆融”,邀请海内外佛教界人士、学者等约800余位代表出席。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大宝佛寺住持智文法师在佛教与公益慈善分论坛上作从《坛经》看佛教慈善的心性观照与现实关怀的主旨发言。以下为讲话全文。


诸善奉行,诸恶莫作,是佛教的本旨,佛教教人心地善良,与人为善,所以慈善。落实在世间,佛教举办慈善事业,符合佛教精神,利于世间,值得倡导。然而,慈善是从心地上讲,慈善事业则多落实于现实中,两者既有密切关联,又有重大区别。从两者的联系上看,慈善与慈善事业,体用不二。一方面,慈善的心离不开慈善事业,如果光有慈善的心,不去做慈善事业,佛教的慈善精神就难以发扬,佛教有利于世间的现实关怀,也会落入虚空,流于口头;另一方面,慈善事业也离不开慈善的心,慈善事业的根本在于慈善的心,心是本源,事业是心的显现,如果脱离慈善的心地,只去做事业,这样的慈善事业就不是真正的慈善。从区别上来讲,慈善心地是本体,慈善事业是表现和作用,虽然体用贯通,不落两边,但是本末又不可倒置,做慈善事业要以心地为根本。


佛教在当今中国获得发展,受到中国经济腾飞的影响,佛教在经济上逐渐丰厚,世间活动也日益频繁,有了进行慈善事业的物质基础与人际基础。然而,物质的丰厚与事业的繁忙虽然有利于佛法在人间的推广,与此同时,也对佛法的修行与佛教的纯洁提出了挑战。如果佛教慈善事业的推行不损心性,当然两全其美,如果因为追求事业而背离了初心,损害了心性,则得不偿失。所以,今天我们有必要回顾中国佛教经典《坛经》,在心性的观照下进行世俗的慈善事业。


《坛经》的主旨讲两个方面:心性本源与不二中道。心性本源讲自性觉悟,不要因为慈善事业上的经济、人际、事业的往来而影响了心性的清净,正如慧能大师说:“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不二中道是连接心性与事业的重要桥梁,只有不二中道才能让出世的心性与入世的事业相互贯通,以出世心行入世法。

 

心性本源是我们从事佛教慈善的根本,离开了心性本源,佛教慈善就容易变味、变质,从事佛教慈善便不会有功德。在《坛经》中,慧能大师通过梁武帝的事例说明了“求福”和“功德”的不同。梁武帝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看起来很有功德,但是达摩却说“实无功德”,原因就在梁武帝离开了心性本源去从事慈善事业。世俗中有很多人为了求福而做慈善事业,这样的慈善事业虽然对现实有功,但对佛法修行来说,并不是功。所以对于我们佛教人士来说,做慈善事业不能为了求福,而是实实在在地去做功德。什么叫功德呢?慧能大师从五个方面讲解了“功德”的内涵:


第一,“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这句话是从心性本体上来说功德,做功德,虽然要表现在事业上,但是初心、本心最为重要,初心、本心纯粹了,才是真慈善,正如慧能大师说:“不离自性,即是福田”,还说:“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慈善的功德不是给别人钱财这么简单,也不是从别人那里获得,不是交换,更不是交易,而是在自己心性中用功,明心见性,即有功德。心性之中,无有善恶分别,善恶皆是自造,不是清净本心,平等地去对待众生,慈爱众生,即有功德。由此可见,慈善不一定非要去做专门的慈善事业,不离心性,一言一行皆是慈善。


第二,“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这句话告诉我们如何去用心性,心性与念头非一非二,执着念头是心迷,念念无滞是心觉。慧能大师说:“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心不执著于念头,就能通畅,否则就是自己束缚自己。在进行慈善事业时,我们要做到“念念不住”。慈善事业上充满了名与利,名是念,利也是念,名是觉,利也是觉,关键不是名与利,而是我们对于名与利的态度,不要为了名与利而从事慈善,做慈善时,心被名利摇动,甚至沉迷于名利之中,心性就会遮蔽,所做的就不是真慈善,而是假慈善。


第三,“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


这句话是说心性在慈善事业上的具体运用。在现实社会中,能做得了慈善的,无一不是有头有脸的人,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身份的,包括高僧大德,在信众的心目中,也是“高高在上”的,这样的人去做慈善,很容易产生我慢心,我慢心一生,慈善就变味了。正如慧能大师说:“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礼记》中有“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因为“嗟来之食”的施予者带着我慢心。所以慧能大师告诫我们,做功德要放下我慢心,内心谦下,外行于礼。


第四,“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


这句话是说一切事业都不能离开心性之体,以心性为本体。慈善事业也是万法之一,慈善是真还是假,就要看是不是在自性上建立的,自性本清净,在自性上建立的,自然就没有什么思量,没有什么计较,拿得起事情,放得下名利,不要想着回报,也不要想着功德,一思量,一计较,就执着于念头,念头中有好、坏、多、少、高、下、得、失等分别,分别心就是念头心,分别心一起,就会偏离自性,所做的慈善就不是真慈善了,所以慧能大师说:“思量即不中用”。


第五,“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这句话是提醒我们在自性的运用中,要做到无染。佛教慈善事业是以一颗出世的心去做入世的事业,出世与入世本无分别,所谓无分别,就是相互贯通,入世中有出世,出世中有入世。正如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菩提心即是心性,心性既是寂然不动,又能应用无碍,寂然不动是“体”,应用无碍是“用”,“体”“用”不二。离“用”之“体”是死体,离“体”之“用”必有碍,不管是离“体”之“用”,还是离“用”之体,皆落两边,而非中道。做慈善事业,就是发动心性之体去应用无碍,所以既要“不离自性”,又要“应用无染”。


由上可见,佛教慈善既是一项现实关怀的事业,更是心性修养,成佛契机,只有在心性的观照下,佛教慈善才能保持其出世性、神圣性和宗教性,否则,就会流入世俗的求福交易活动,遗害无穷。(现场记者:妙梵 妙雨 果仁)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