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佛诞日为假期,提高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
香港佛诞日盛况
觉光长老出席佛诞日盛会
香港佛诞日盛况
香港的佛诞被定为公众假期
佛诞日公众假期-浴佛盛况
香港佛诞假期传统民俗轮番登场受追捧
菩萨在线香港讯 据新华网报道,2014年4月28日预计,今年劳动节及佛诞假期期间(即5月1日至6日)约有489万旅客人次经各海、陆、空管制站进出香港,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3%。其中约八成旅客(即374万多人次)会经陆路进出香港。
佛诞假期
佛诞是大乘佛教纪念和庆祝佛教创始人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日子,又称“浴佛节”、“灌佛会”、“龙华会”、“华严会”等。
自古以来,在当天佛教庙宇都举行一连串盛大的浴佛仪式、庆祝活动,祈求佛祖福泽社会,消弭灾难,以及礼请法师开坛说法,说教论道。佛教徒都会在这一天回顾和学习佛祖慈悲的教导。
祝佛诞节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日本、韩国、台湾、西藏、蒙古、越南等地。
把佛诞节列作公众假期的有韩国、越南。香港及澳门将佛诞列为假期。
公元前623年,佛祖诞生在北印度,为净饭王之太子,天有九龙吐出香水为太子洗浴。因此典故,便有了庆祝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香水沐浴佛身,所以佛诞节又名“浴佛节”。
传统信众会到寺院,参与浴佛、献花、献果、供僧、供舍利、演戏等等节目。有些地方传统会将佛像请到街上游行,置于大像上,或以花车乘载。
寺院会开放让信徒进入炷香、礼拜佛像、供养僧众。
今日的华人地区,常会引入世间庆祝的习惯,如舞龙、舞狮,张灯挂彩,甚至燃放炮竹。
1998年,觉光长老为香港成功争取佛诞日为假期,提高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
佛教信仰
佛教是中国的主要宗教,香港的善信众多,数百庙宇遍布全港各地。
大屿山的宝莲寺和钻石山的志莲净苑,是香港两座最著名的佛教寺院。宝莲寺以全球最大的户外青铜坐佛著称,而志莲净苑以仿照唐代建筑模式兴建的寺院建筑享负盛名。香港一些庙宇也会同时供奉佛教、道教神祗。
香港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香港新界屯门是唐朝广东海道的主要港口之一,也是贸易商船的必经之路,由于这种对外交通和贸易商船停泊的关系,佛教从海路传入中国后必然影响到香港。
位于屯门及元朗的杯度寺、灵渡寺、凌云寺,合称“香港三大古刹”,一般被视为香港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其中杯度寺(即现在的青山禅院)被称为香港第一座佛寺,可以追溯到南北朝刘宋(317-420)时期的杯度禅师。如此说来,佛教传播到香港,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可惜各寺院未留下详细记载,僧侣的活动见诸于史籍,是民国以后的事情。
1842年,由于香港变为近代化的商业港口,与各国交通自由,内地佛教界人士前往香港的有很多,香港佛教也就随之兴盛起来。
现在香港有400多个佛教组织。在香港的佛教寺庙与机构中,既有殿宇庄严的名寺,又有专供静修的深山净苑;既有历史悠久的古刹,又有法筵常开、法鼓常鸣的市区精舍。香港规模较大、较有影响的佛教机构主要有香港佛教联合会、香港正觉莲社、香港菩提学会等,不同于传统的佛教道场,这些机构大都设置于大楼之中,占据某栋大厦中的一层或数层楼面,在楼中设立佛像,开辟藏经阁和办事机构等,兼有办事机构和佛教道场的双重功能。
位于湾仔的香港佛教联合会是香港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佛教团体,目前已发展成为包括医院、学校、长者服务、青年服务、幼儿服务、杂志社等40多个单位的机构。香港佛教联合会以“联合佛门缁素”为前提,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己任,在觉光长老的带领下,积极弘扬佛法,团结香港、以至世界各地佛教团体及僧伽人士,成为佛教团体与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之间主要的沟通桥梁。(文图/菩萨在线编辑部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范祖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