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觉群爱心图书室”项目考察组赴贵州遵义考察行
认真的举起手
一笔一划写下功课
考察组调研
调研现场
菩萨在线贵州讯 2014年11月24日,“觉群爱心图书室”项目考察组第一组对习水县村小的考察已于昨日暂告一段落,今日奔赴新蒲新区开展第二阶段的考察,考察目标是新蒲新区的村小图书室,了解其现状和图书需求情况。
考察组在新蒲新区考察的第一所学校是长干小学。学校距离新蒲新区仅12公里,紧靠公路,交通便利。远远望去,学校门口堆着不少泥沙,走近一看,学校正在进行修缮。易锦波校长介绍说,学校建于1948年,现有校舍于2000年重建,已使用十几年,校舍破损严重,这是首次修缮,预计还有半个月就能完成,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学校人数不多,共120名学生,均来自中桥村,路程都不太远,比大山里的孩子要轻松一些。
学校的图书室有50平米,藏书1000册,都是旧书,有效书籍只有300册左右,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阅读需求,但依然坚持每天中午开放一小时让孩子们借阅,用校长的话说“总比没有好”。是啊,虽然条件不够,但仍在努力尽自己的责任,聊胜于无也是有。
离开长干小学一路顺利,正暗自欢喜间,突然转入一道泥泞和颠簸更胜前几天在山里的小路,陪同的韦老师已经开得很慢很小心了,但还是被暗藏在水坑里的山石重重地磕了下底盘。
到达新蒲爱国小学已是下午四点多了。新蒲爱国小学前身是附近山上庙里的一座私塾,1982年搬迁至此。当时仅一层平房,几年后加盖至两层,现在校舍已相当破旧,学校有164名小学生和52名学前班幼儿,8名专职教师和两名代课老师。图书室面积不大,只有24平米,藏书倒还不少,有2200余册,有效书籍1800册,藏书量不小,缺口约1500册。考察组匆匆忙忙地做完记录迅速离开了学校,学校有9名教师因为道路泥泞,得搭曾祥龙校长的面包车才能离校回家,因为等待考察组的到来,耽误了很长时间,只能用加快考察节奏的方式来表达歉意和感谢!
考察一天下来,考察组感觉新蒲新区的小学校舍大都比较陈旧,规模相对较小,学校的教学环境和设施稍差,但藏书量比习水县的很多村小要稍好一些,师生们对知识的渴望是同样的强烈。
考察组第二组工作经过了四天的劳顿,每个人的体力和精力都有所下降。今天的行程安排是去遵义市区周边考察。
早上9点从习水县出发去往遵义市的新蒲新区,沿路过眼都是熟悉的山景,满耳依然是发动机的轰鸣声,匆匆爬行在山间,一路无话,在颠簸与疲倦中默默抗争。时间是飞逝的,转眼三个半小时过去了,考察组也到了新蒲新区。大家吃过斋饭就近考察了三所学校,分别是前进小学、茂欣希望小学和民主小学。
新蒲新区是遵义的开发新区,一切百废待兴,而前进小学就在新区的中心新蒲村里。这是一所1976年建成的学校,原属于航空系统的子弟小学,如今的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很多骨干就出自这所小学。当时承建学校的时候是以军用的标准建造,至今仍非常坚固。学校落成后,高峰期有七八百名在校生,配了三十多名教师,但现在渐渐地生源分流,只剩下不到三百名学生了。一进学校,我们就听到从窗户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让我仿佛又回到了孩提时代。为了不打扰孩子们学习,我们绕过教室直奔图书室。打开图书室的门大家就闻到一股霉味,靠墙排列多个书架,书架上摆满了书。但走近翻看,都是些很破旧的70年代出版的书籍和杂志,据胡校长说都是85年前后购买的。我一边如实记载着信息,一边与之前所看到的小学对比,总的来说越靠近县城条件就越好一些。
离开前进小学,考察组到不远处的茂欣希望小学。这所学校给我最大的印象是,孩子们的素质教育非常成功。孩子们打扫教室很勤快,平时对人很有礼貌,看到老师问好鞠躬,看到考察组人员也先敬礼。而且这个学校读书的氛围也非常浓,每天都会有很多孩子去图书室看书,也会三五成群地在学校的角落畅谈读后感,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我们感到很欣慰。图书馆藏书近2000册,供100多个孩子使用。当我们离开学校的时候,校长在感激之余也表示希望我们常来考察。
我们来到第三所学校——民主小学,该校图书室是至今看到的图书最多的一所,有近三千册图书。孩子们平时都可以从班主任那里把书借出学校,而不用很多人挤在图书室阅读。听说这所学校仅仅是临时过渡使用,将来会重新规划建设。离开学校的时候,孩子们正在操场做操,他们做得很认真,似乎在向我们挥手告别。
看完三所学校已是下午三点多了,看看行程表,还有最后一个小学要去考察。这所名叫“大山小学”的学校,恰如其名就建在遵义郊区的一座大山上。坐在车上,看着久违的烂泥路和走在狭长山道上放学回家的孩子们的动人身影,我们内心很平静。四十分钟后,我们到达大山小学。此时孩子们已经放学,门口站着好几位教师在等我们,校长梁云霞是位美女教师,已任教11年。据她介绍,在大山任教的9位教师里面有6位是女教师,都是支教过来的,每天上下班都非常辛苦,要先乘一个小时公交车到新区,再走将近40分钟的山路才能到学校。我们走进教室,里面非常整洁,虽然有很多窗户的玻璃都碎了,但还是用报纸糊得很仔细。每个教室的黑板左边都放有一个图书柜,图书柜里书不多,只是供孩子们日常借阅。梁校长带我们来到图书室,发现书架很陈旧,上面的书虽然不少,近一千九百多册,但种类较少,且多为旧书,需要迫待更新。因为等待考察组到来,老师们错过了公交车,只能搭乘我们的车回遵义市区。一路上我们和梁校长交流,才知道这所学校所在地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区,不禁感叹,真是巾帼英雄,让人敬佩不已。
夜幕笼罩着遵义城,天空依然下着小雨,绵绵不绝如丝帘。放下笔,紧了紧衣襟,揉着眉头,转身回到屋里,希望明天是个好天气!
相关新闻:
玉佛慈善行:“觉群爱心图书室项目考察小组”赴云南迪庆州考察第二天
(责任编辑:彭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