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灵隐寺首次禅七起七法会正式举行

来源:菩萨在线      发布者:妙双      时间:2015-01-10

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慈悲开示
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慈悲开示


灵隐寺监院义广法师率众洒净
灵隐寺监院义广法师率众洒净


法师们恭听方丈开示
法师们恭听方丈开示


起 香
起 香


巡 香
巡 香

 

    菩萨在线浙江讯 承诸佛之悲愿,续祖师之禅风。2015年1月9日(农历十一月十九),杭州灵隐寺首打“禅七”。

 

    9日下午,杭州灵隐寺监院义广法师率两序大众举行禅七洒净仪式。

 

    晚课后,两序大众到丈室向方丈和尚告“生死假”。方丈光泉大和尚慈悲开示:此禅七是灵隐寺近几十年来的首次,大家务必要珍惜,于此禅七日中无论行、坐,时时用功,刻刻警策,万缘放下,专心办道。

 

    晚6:00,两序大众齐聚禅堂举行“起七”仪式,大和尚宣示起七法语:“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提得起,放得下”说法毕,叫声:“起!”,“打七”便正式开始,大众开始安心坐禅,禅堂里一片静怡祥和的气氛,偶尔响起清脆的香板声。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为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此次“禅七”是为继承禅宗农禅并重的修学特质,发 扬禅宗克期取证的精进办道精神,为期七天,将从2015年1月9日延续至1月15日(农历十一月十九至廿五),禅堂内将进行坐香、行香、参禅、静修等一系 列传统修行,以期成就大众道业。

    因场地限制,此次禅七暂不对在家众开放,敬请大众止语护持。

 

    禅七起源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两千多年前,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终于在第七日夜睹明星而觉悟宇宙人生的真谛,证得究竟圆满的无碍智慧。禅七正是源于佛陀七日证道。

 

 

    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于人,或靠信徒之供养。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风俗与制度文化之差异,隋唐以前的中国僧众,有些必须靠帝王、大臣们之信仰供养,才得以维持生活。

 

    达摩祖师渡海东来,传佛心印,是为中国禅宗之始。六祖以后,一花五叶,四方学者群集。百丈立清规,农禅并重,继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警训。精进禅七与参禅一旨大相契合,遂而行于天下,至今禅门各大祖庭仍在延续这一传统。

 

    禅宗丛林,每逢冬日农事已了,更无其它杂务,便举行克期取证的修行,以每七日为一期,叫做打禅七。在禅七中,比平日更要努力参究,往往每日以十三、四支长香(约现今80至90分),作为用功标准。以静坐、跑香调和身心等方法,达到开发觉性的目的。(文、图/性恩行者、云林一叶)

 

相关新闻:

灵隐寺方丈与杭州市市长共同叩响新年祈福钟声

杭州灵隐寺 “寒冬送温暖 暖身更暖心”

 

 

(责任编辑:杨帆)

菩萨在线APP

了解最新佛教资讯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