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大庙三德讲堂礼请普能法师慈悲开示《菩提心生起之因缘》
普能法师
十种因缘生起菩提心第四讲
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菩萨在线湖南讯 2015年4月4日下午,南岳大庙三德讲堂礼请普能法师慈悲开示《菩提心生起之因缘》十种因缘生起菩提心第四讲,念师长恩发菩提心。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就是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普能法师说到,世间师长传授我们知识、技艺,让我们知礼、义、人伦纲常,以及为人之道;出世间师长,则解生死惑,传善法为业,让我们能趣入佛道,出生死苦海。世出世间师长对我们的恩德重如泰山,深如巨海,难酬难报,唯有发菩提心,非但自利,亦能利他,累世师长,俱蒙得渡,方为报恩。
在佛法的修学中,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菩提心,诸佛菩萨悲智的品行也是靠菩提心来成就的。佛法中一切法门的修学都是建立在发菩提心的基础上,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离开菩提心,一切法门所讲的正见都是为菩提心服务。只有发起大菩提心,佛法的正见才会有着落处。离开菩提心,佛法的修学就会变得空洞和抽象。不论哪一部经典都立足于菩提心,而每一位菩萨的修行都是以发菩提心为开始,不同的只在于愿力的体现。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十二大愿,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诸大愿等等,诸佛菩萨的愿力都是菩提心的体现。
普能法师,曹溪佛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从事僧伽教育多年,现住南岳福寿古寺任监院。受南岳大庙佛教组负责人慧闻法师邀请,长期参与三德讲堂的周末讲经说法活动。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