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纯一大和尚

纯一大和尚画作《云在青天水在瓶》

纯一大和尚画作《纵使无人亦自芳》

纯一大和尚画作《石涛墨兰诗一首》

纯一大和尚画作《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纯一大和尚画作《江渚印记》

纯一大和尚画作《禅》

纯一大和尚画作

纯一大和尚画作《入三摩地 登涅槃城》
菩萨在线佛讯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纯一大和尚于书画之道颇为精通,有着独到的见解。纯一大和尚较侧重于“文人书画”的基本精神,所谓“一超直入如来地”,赢得“中国佛教禅意书法领军人”的美誉。
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不仅以变化多姿的线条形态给人以视觉美感,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表现人们精神世界,寄托思想感情,体现审美情趣的功能。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在形式上给中国绘画带来了新意,并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因为书法可以抄写经文,记载佛经,以传播后世。魏晋南北朝是佛教入华的繁荣时期,大规模的佛经抄写、造像题记、碑刻铭文,成为佛门僧人的首要工作,历代“写经僧”层出不穷,唐代书法出现了重情感、重心性的特征。这一特征,除了来自艺术自身发展变化的因素外,禅宗的盛行,禅宗心性论、禅境等思想浸染,是推动中国书法艺术步入成熟期的重要动力。
纯一大和尚身为虔诚的佛门弟子,数十年的佛法修持和对于书法艺术的孜孜追求,铸就了他的书法独树一帜的风格:潇散自然,随心随性而不逾法度。融魏碑行草于一炉,兼有汉简的率真、残纸的平淡、摩崖石刻的粗狂等特色。
于平淡中愈见即空即色、非色非空、远离诸相的境界,让人心灵空明,杂念顿消,进而体悟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佛性,乃至彻见本性,有如步入梦境,顿觉野逸空寂,纯净优雅,一股质朴、纯真的艺术美感迎面扑来。那是一种时时挥动如椽之笔,尽现磅礴诗意的宏大场面。其胸有千古之思,腕具纵横之势。高洁纯厚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更是构成书法的灵魂和生命:
其艺术形式多样,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文学等都是通过一定的感知媒介来传递艺术家的思想,不过,无论何种形式,都以追求形而上的精神层面为旨归。(参见:纯一大和尚画作《云在青天水在瓶》)
宗教的普世性向来也是通过“眼、耳、鼻、舌、身”等肉体的世俗感知将大众渡向精神超迈的彼岸。(参见:纯一大和尚画作《纵使无人亦自芳》)
如此来看,艺术与宗教的终极理念是相通的。(参见:纯一大和尚画作《石涛墨兰诗一首》)
反观我国,自7世纪后谈论中国画必定涉及佛教。(参见:纯一大和尚画作《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潘天寿先生曾说:“二三千年来,佛教与吾国的绘画,极是相依而生活、相携而发展的。”(参见:纯一大和尚画作《江渚印记》)
历来在艺术与宗教之间寻找研究方向的艺术家不在少数。(参见:纯一大和尚画作《禅》)
而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西佛教协会会长纯一法师亦在艺术领域进行了宽博的禅意思考与探索。(参见:纯一大和尚画作《入三摩地 登涅槃城》)
纵观西东,艺术和宗教携手数千年,由来已久。世界最伟大的艺术形式多是宗教的。江西作为禅宗最为重要的重镇,自然少不了佛教的艺术大师,如弘一法师,前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
纯一大和尚以佛法激活书道,以书道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佛光普照,开启智慧,送去吉祥,可谓功德无量,泽被万代。正如他常说的“书为禅家添锦绣,禅是书家切玉刀”!让大家去品吧!
相关新闻:
(文编:妙音 责任编辑: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