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易明:中观学二谛意义简释之一

来源:菩萨在线      发布者:妙音      时间:2015-07-11

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金易明

 

    “二谛”之说虽不源于中观学,但却是在中观学中得到了极其深入和非常精到的拓展和发挥,并成为龙树菩萨贯穿《中观论》全篇始终的、分析诸法的方法、及对缘起诸法性质与诸法实相揭示的基本原则。因此,本文拟就已经被译成汉文的《中观论颂》整本释文,即《中观论颂•青目释》、清辨论师之《般若灯论释》、安慧论师《大乘中观论释》、月称论师的《中观显句论》中涉及二谛说的三首偈颂,予以分析比较,探赜其内涵,为进一步探究吉藏法师和阿底峡尊者两位大师对于二谛学说的建构,提供理证的基础。为此,在作分析前,对上述四种译本作必要的梳理,以便于学者比较精准把握这四种译本的意义和价值。

 

    关 键 词

 

    中观   二谛   青目   清辨   安慧   月称

 

    作者简介

 

    金易明,上海佛学院佛学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客座教授

 

    嘉祥大师所创立的三论宗,乃是中国中古佛教史上所形成的第一个宗派。其前续罗什大师与其弟子僧睿、僧肇等所开创的“关河旧说”,直接继承僧朗、法朗“摄山三论学派”,又开启天台、华严、禅宗等诸宗对于般若学的深意发微。因此,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嘉祥大师一生精研《中论》、《十二门论》、《百论》,留下了《三论玄义》及《大乘玄论》等纲领性著作,以及中观“三论”疏解的鸿篇巨制,探赜中观义理之精微,也由此奠定了中观学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产生了深远隽永的影响。本文仅就发轫于龙树菩萨《中观论颂》第二十四品中第八至第十颂文的中观二谛说,梳理印度中观学派各论师对此所作的诠释。

 

    在此,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关于二谛之学说发轫于龙树菩萨,并非指“二谛”一词源自于龙树,而是指龙树菩萨赋予了二谛以具体的教理判断上的丰富内涵。事实上,二谛之说,与佛陀经教注重于由方便与究竟两个方面向众生宣说佛法,密切相关;由此二谛说展开为对诸法认识的双重层面,更进而升华为中观二谛说对认识双重层面的圆融。即使是早期佛教经典中,也已出现过“二谛”一词,虽然早期佛教经典并未对此作展开诠释。《增壹阿含》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一人出现于世,便有一人入道在于世间,亦有二谛、三解脱门、四谛真法、五根、六邪见灭、七觉意、贤圣八道品、九众生居、如来十力、十一慈心解脱,便出现于世”。 虽然其出现的仅仅是“二谛”的名称,《增壹阿含》的下文中也未作明确的展开诠释,但可以明确的是,佛陀的教诲为龙树菩萨中观学说提供了教证;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左证了龙树菩萨中观学乃是对于《阿含》系经典要义的发挥和总结。

 

    诚然,续出的《华严》、《大品般若》、《涅盘》、《宝积》等经典及大小乘佛教各部派,都对二谛具体内容和分类有所梳理和诠释。一般而言,二谛之“谛”,其梵文为satya,在印度语境中,具有实际的、现实的、纯正的、真实的、顺利的等含义,引伸为有灵验的祈祷,或被实现的愿望等义;其内涵在经典上也能得到左证:“实有不虚,世尊之所说,故名为谛”; 而婆薮跋摩所著《四谛论》更是将“谛”义作了详尽罗列:“谛义有七:一不倒是谛义,譬如火相;二实有是谛义,如经中说;三无变异是谛义;四无二行是谛义,譬如树提伽蛇耶达多行;五不更起是谛义,从此智不更起,不同火轮智;六不相违是谛义,譬如业及圣戒;七文义相称是谛义。何以故?言苦者,必苦为义。由此七义故名为谛”。 其中以真实、不颠倒的真理性,为“谛”之主旨。而根据大小乘各部派对于二谛说内涵的分析,大概有七大种类:“第一,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的事法是俗谛(事),四谛、十六行相的理法是真谛(理)。第二,妄情所安立的众生事相是俗谛(妄情),无我之理是真谛(真理)。第三,假名人天、男女等无其实质是俗谛(假),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是真谛(实)。第四,就四谛而言,苦集是俗谛(世间),灭道是真谛(出世间)。第五,苦集道是俗谛(有为),灭是真谛(无为)。第六,就十六行相而言,十四行相是俗谛(有),空、无我二行相是真谛(空)。第七,三藏言教是俗谛(教),三十七道品是真谛(行)。七说之中,正以第一事理二谛为主旨”。 可谓众说纷纭。然而,龙树菩萨中观学的二谛说,其发轫的意义在于从缘起性空的视角出发,对于胜义谛和世俗谛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依待关系的揭示。

 

    虽然,在《中观论颂》中,龙树菩萨仅仅用了第二十四品的第八至第十颂这短短的三颂揭示中观二谛学说,但其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特别是其所揭示的二谛之圆融相待、相存的关系,乃是理解和把握佛陀般若空观深意的窍诀和关键。正如吉藏大师所推崇的“关河旧说” “八哲”之一的昙影法师在《中论》序文中所言:“时有大士,厥号龙树,爰托海宫,逮无生忍,意在傍宗,载隆遗教,故作论以折中。其立论意也,则无言不穷,无法不尽;然统其要归,则会通二谛。以真谛故无有,俗谛故无无;真故无有,则虽无而有;俗故无无,则虽有而无;虽有而无,则不累于有;虽无而有,则不滞于无。不滞于无,则断灭见息;不存于有,则常等氷消。寂此诸边,故名曰中”。 其对二谛说的意义之归纳,从对“有”、“无”执着的双向否定,向“有”、“无”随缘的双向会通,从而达到缘起性空基础上的“空”、“有”二教的圆融。这一观念对吉藏大师“二谛是教”思想当有开启之功;同时,昙影法师的论述,非常鲜明地把握了中观二谛说贯穿整个中观学说的义理原则地位,可谓精到。事实上,虽然直接揭示和论述二谛说的仅有三颂,但是,龙树菩萨整本《中观论颂》二十七品,以及其它中观学著作,如对《中观论颂》第一品详尽展开的《六十如理论颂》、对《中观论颂》第七品关于生住灭三相,以二谛义理深入分析的《七十空性论》等,均处处闪烁着二谛说的原则和真俗圆融——缘起诸法与性空真谛之间的圆融无碍之思想。(文: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金易明)

 

 

(文编:妙甜  责任编辑:杨帆)

菩萨在线APP

了解最新佛教资讯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