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易明:鸠摩罗什译经事业对中国佛教义学风格的影响浅论

来源:菩萨在线      发布者:妙菲      时间:2015-01-15

金易明教授

 

    菩萨在线佛讯 陈寅恪先生曾经明确讚誉过的佛教学者并不多,而鸠摩罗什法师是其中最为翘楚的一位:“尝论支那佛教史,要以鸠摩罗什之时为最盛时代。中国自创之宗派,如天台宗等,追稽其原始,莫不导源于罗什,盖非偶然也”。 将两千年漫长中国佛教历史的极盛期,定位于罗什大师时代,也许颇为某些学者所不屑,一般认为中国佛教的极盛期,应该是八宗创立并趋向极度繁荣的隋朝至中唐时代。而陈寅恪先生之所以如此论断,绝非泛泛而谈,或随意奉承,而是有其坚实基础的,留在其《读书札记•第三集》中对慧皎《高僧传》所作的读书笔记,其著笔于《鸠摩罗什传》最力的事实 ,在在证实著中国这位博学而严谨、视学术为生命的大师所作的结论之内涵精深,当为现代学者所深刻体察。

 

    如果说国人将流布中国并引为教界之傲的八大宗派归之于共祖龙树菩萨的话,则寻根逐源,将龙树菩萨之学说完整介绍到中国,并在中国教界和学界承上启下,纠正以往包括对般若学说的“格义”比附,及澄清诸家学派对“涅槃”说之误会曲解,阐述大乘般若正义,宣示缘起性空玄义,厘清实相涅槃宗义者,当为鸠摩罗什莫属。是鸠摩罗什大师以其自身深厚的印度菩萨乘、声闻乘佛教修学及义理基础,对于梵文经典的融会贯通,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瞭解,对汉语的嫺熟运用,成就了位列中国佛教四大译师之首的恢弘事业;系统完整译解般若经典、龙树菩萨学说、及其他重要大小乘经典于汉地,极大丰富和完善了汉文佛教文献的内容和体系,同时也为汉地佛教宗派的建立,提供了经典依据和义学基础;在译经过程中,就佛教义理之学与当时中国佛教界执牛耳者庐山慧远大师之间的切磋砥砺,及对僧肇、僧睿等弟子的悉心指导,特别是体现在僧肇法师之《般若无知论》、《物不迁论》、《不真空论》、《涅槃无名论》等著作中的国人对空义的准确把握,显示出罗什大师以自身准确的译经,及对于般若系列、中观学说原著的忠实传达,为中国佛教打破两晋“六家七宗” “格义”桎梏,完整、准确把握印度大乘义理,奠定了基础。总之,罗什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大乘般若学及中观学说的弘扬者,最为重要的译经师,在其旗下所形成的“关河之学”可谓是玄奘大师归国弘传印度瑜伽行派佛教之前,将印度佛学思想成体系介绍于中国教界的第一人。

 

    由此,探索东晋时代中国北方义学 “关河之学”之意趣及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的巨大影响力,充分认识鸠摩罗什大师的译经事业对中国佛教理解和把握印度佛教义理,纠正以中国传统哲学名词、思路,曲意理解、比附佛法的 “格义”之风,冷静客观地审视印度佛教在中国流布过程中的演变衍生、易辙拓展的历史轨迹,厘清历史、把握当下、推及未来,是当今中国佛教界和学术界纪念和缅怀这位一千六百年前圆寂的、来自遥远西域的一代圣僧的不容推辞的使命。

 

 

(文编:妙甜  责任编辑:杨帆)

菩萨在线APP

了解最新佛教资讯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