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下的对话——禅与生态环保”在光孝寺举行
中佛协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光孝寺方丈明生大和尚开示
认真聆听
妙一法师就“放下无明,提起责任”为核心与大家分享禅是怎么看待生态环保的问题
湛空法师则从禅文化的生态环保、心灵环保以及两者关系这三个角度分别解读了《禅与生态环保》
嘉宾们踊跃提问,纷纷向法师们提出自己的疑惑
明生大和尚与信众结缘,并鼓励关注生态环保
菩萨在线广东讯 2016年5月15日,由广东佛教协会主办、广州光孝寺承办的《菩提树下的对话——禅与生态环保》讲座活动在广州光孝寺举行。出席此次活动的主要嘉宾是广州潮籍博士团一行50余人以及众多居士信众。
上午9时30分,法师及信众居士们齐聚光孝寺法堂。主讲嘉宾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光孝寺方丈明生大和尚,广东省佛教协会办公室主任、广州光孝寺知客妙一法师,广东佛学院研究生湛空法师组成。
活动主题主要解读“禅与生态环保”的关系,让大家认识禅的思想,将禅的精神融入生活,真正践行“促进学术、激发创新、回报家乡、服务社会”的团队理念。广东佛学院讲师佛慧法师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
明生大和尚的致辞拉开“菩提树下的对话”活动的序幕,他首先欢迎潮汕籍博士团“老乡”能来参与这次“禅与生态环境”问题的探讨,讲明承根通长老使命,继续为练江治理努力的因缘,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对潮汕地区的现实意义,面对“练江”的现状,在经济的飞速发展的同时,潮汕人急需重视和改变生态环境。
随后,明生大和尚详细解释“缘”的禅宗理念以及人心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联系,告诉大众如何运用禅心把握“缘”的规律,保持清净、淡定、安详的禅心,通过多维空间思考问题的方式,产生智慧和人性,找到生态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道路。同时呼吁在座的有所成功的潮汕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常回家说说”,为练江的治理担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运用禅的理念方式,摆正心态,向广大潮汕人普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思想根源上改变认识,从而进一步实施技术上的治理。
妙一法师就“放下无明,提起责任”为核心与大家分享禅是怎么看待生态环保的问题,站在禅的视角会有那些可借鉴的内容。他开示到,生态失衡,环境恶化,人性暴戾,价值混乱等等是环环相扣,息息相关的。环境恶坏的结果,并不只是坏在动机上,更是坏在条件上。其次,外部的生活环境是随着内心世界和身体的强弱而变化的。当外部环境恶化了,那是因为我们的内心开始迷失了,人应该学会放下无节制的贪欲。再次,禅的世界里,永远没有对立。自然和个体是依正不二的关系,只有尊重才能更好,而认识到现在与将来是因果相续的关系,才会改变从而走得更远。
湛空法师则从禅文化的生态环保、心灵环保以及两者关系这三个角度分别解读了《禅与生态环保》这一主题。湛空法师开示,一切的事物,都是随缘而动的,人与自然乃至自然世界的“无情”与“有情”之间也是如此,所以应当平等地尊重万物,有了敬畏,才不会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才能稳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而物质环境的保护是治标,心灵的净化才是治本。任何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根本上来着手,通过改变人的“心”进而改变这个世界。强调运用禅的思想进行心灵的环保,不但能改变当今迷失的价值观,更能从根本上扭转现实的环境危机,真正做到生态的环保。
法师们开示过后,采取现场对答的方式进行交流。现场潮籍博士团的嘉宾们踊跃提问,纷纷向法师们提出自己的疑惑。针对“禅对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发挥作用”、“如何运用禅的理念去引导企业家与广大群众”、“怎样使群众认识禅的生态文化配合环境治理”等实际问题,三位法师深入浅出地解惑答疑,将自己的智慧与大家共享。现场对答妙语连珠,气氛热烈,不时迸发出阵阵掌声。
光孝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光孝路北端近净慧路处。光孝寺建筑结构严谨,殿宇雄伟壮观,特别是文物史迹众多。如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南朝时达摩开凿的洗钵泉,唐朝的瘗发塔、石经幢,南汉的千佛铁塔,宋、明时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诃子树、菩提树等,都是珍贵的佛教遗迹遗物。1961年,国务院公布光孝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新闻:
(文编:妙甜 责任编辑: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