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祖庭寺院的人文精神和文化魅力

来源:菩萨在线      发布者:妙诗      时间:2016-11-18

 

 宽运法师作主题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梵)

 

    菩萨在线陕西讯 11月18日,香港西方寺、东林念佛堂住持宽运法师在“祖德流芳,共续胜缘”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作大会主题发言。以下为发言原文:

 

    佛教源于印度,在中国流传二千多年,不仅使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得到翻译与弘传,而且形成了世界三大语系的佛教:汉语系佛教(汉传佛教)、藏语系佛教(藏传佛教)、巴利语系(上座部佛教)。而汉语系佛教,衍生出三论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大乘八宗;藏语系佛教衍生出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等派别。这些教派的形成,极大推动了佛教的发展,汉传佛教在传播过程中除对佛经翻译与教义研究做出重大贡献外,在佛教寺院、道场的兴建上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流传的时间和地域上来看,汉传佛教于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土,再传至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其流行的地域较广,而且传向海外并一直保持着交流。南传佛教则于公元前三世纪,顺着恒河流域传到了斯里兰卡,再传至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以及我国云南省傣族等地区。

 

    一、祖庭文化的传承与意义

 

    中国佛教二千多年的历史,可以以中间的五代来划分为两个阶段:五代之前,属于印度佛教传入和中国佛教的形成时期;五代之后,则是中国佛教自主发展的时期。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佛教已经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形成了独立自主的个性;二是佛教的发源地印度的佛教日渐走向了衰落。

 

    在中国佛教自主个性形成的前一个时期,陕西关中地区是翻译传播的核心地带,同时,更长期是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面对着丝绸之路,对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沟通,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成为汉传系佛教孕育发展的摇篮,并影响了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所以,被称为佛教的第二故乡。这种第二故乡的成立与地位,促使发源于印度的佛教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

 

    在不同的意义上来说,中国汉传佛教可称为大乘佛教或宗派佛教;陕西的关中是早期中国佛教宗派形成的中心地区,大多数全国性的宗派都在此处孕育、发展。今天,仍保存不少与宗派发源有关的名刹古寺以及大量的珍贵遗产,同时,宗教本身具有很强的神秘性和神圣性,其中对正宗嫡系的法脉传承有着高度严格的要求,因而这些宗派的发源地,也就长期具有令人敬慕仰拜的神圣性,被尊称为祖庭。推而广之,创宗祖师曾经修行、讲经弘法的地方和死后安葬的地方,均可能被尊为祖庭,其区别在于首传祖庭、二传祖庭等。

 

    佛教可以说是世界上经典最多的宗教,三藏经典浩瀚庞大;而随着新译经典的不断问世,研究不断加深,从理论探讨上的学派发展到了宗派。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所谓的宗派不是自封的,而是后人予以的追认;也就是说,一种学说能否成为宗派,都是由后人来研究和评判的。而宗派的开创祖师或祖庭名称的成立,亦都是后人的追认。后人的不断研究与继承,强化了宗派的师承关系,不断地推动该派学说体系性地深入发展,宗派的法脉也就这样不断地延续下来。

 

    二、香港佛教的宗派与传承

 

    佛教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宗教。香港佛教是从中国传入的,所以与中国传统信仰一脉相承,成为香港市民的主要宗教。根据历史数据显示,香港佛教的发祥地,在于屯门青山一带;位于屯门及元朗的杯渡寺、灵渡寺及凌云寺合称香港三大古剎,是香港佛教发展之根源标志。

 

    从香港佛教发展史去看,我们可以看到,香港佛教之弘传,由于地理环境、人文风俗等因素,主要以三大宗派:天台宗、禅宗与净土宗,广为传播并普为一般信众所奉行。

 

    而天台一宗,尤以第四十三世谛闲长老,备受推崇;长老教通三藏,学究一乘,一生孜孜不倦、夙夜匪懈,身体力行,以弘扬教观、中兴天台为己任;四海弘法,诲人不倦,以出世精神,作入世事业,堪称缁素楷模。长老传教四十余年,法化大开,一花开二叶;南有宝静,再传至显明、觉光;北有倓虚、定西、乐果,再传至永惺、洗尘、宝灯、大光、圣怀、净真、智梵、畅怀、诚祥等。

 

    上述众大德长老于四、五十年代卓锡南下至香港,在香江高树法幢,广宣佛法,宗风大振,法嗣传遍世界,远至台湾、美国、加拿大等地;其中之东北三老,即倓虚老、定西老、乐果老,宏愿悲心,教演天台,行归净土;对近代中国佛教之建设、东北佛教之振兴、香港佛教乃至美加各地佛教之发展,均有莫大贡献,实在功不可没。

 

    众所周知,前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及副会长永惺长老,均为天台法脉;依天台法脉之传承,恩师永惺长传法于东北三老之一的倓虚老法师,为四十五代传人;觉光长老传法于宝灯法师,为四十六代传人。现此南、北二叶,已传至四十七代、四十八代。宗门要旨,奉行教演天台.行归净土之祖训。

 

    四十四代祖师倓虚老法师曾撰有《念佛论》一文,文中认为念佛为最上乘法,念佛法门为诸宗所归。因为净土法门与其他法门相比,有诸多殊胜之处;不论过去的祖师,还是当代的高僧大德无不重视净土法门:过去的祖师们,如:天台智者大师、永明寿禅师、蕅益大师、彻悟禅师等,末了都归于净土,专门念佛。现代律宗大德弘一律师,他虽是专门弘律的人,他个人却一心一意的念佛,见人也劝人念佛。其他如谛闲老法师、虚云老和尚等,亦莫不注重念佛。由此可见,教演天台,行归净土,可谓汉传佛教的共同传统。

 

    我们可以看到,香港佛教现代三位大德长老:觉光长老(1919~2014)、永惺长老(1926~2016)、洗尘长老(1920-1933),同样来自东北,同属辽宁省人氏,同为一代祖师,同为香港佛教做出重大贡献。是故,近年教界称誉三位大德高僧为新东北三老,确是实至名归,堪为四众钦敬、效法之典范。

 

    香港东林念佛堂由定西老法师创建于1952年,初名为东林净舍,乃追法净宗初祖东晋庐山慧远大师建东林寺提倡念佛之宗风;自此率徒众以定香念佛为常课,时为香港唯一之专修净土宗之道场。

 

    念佛堂至今已有六十四年历史,其刻苦清修之淳朴道风一直留存,历任方丈均以开山祖师之精神为宗旨,并与庐山东林寺常期保持密切往来及交流。2009年初,圣怀长老圆寂前殷切托付笔者管理念佛堂一切事务,董事会同仁遂一致公推为第十任方丈。直至今天,念佛堂内依然经年念佛不绝,每月举行八关斋戒法会,每年举行弥陀佛七精进念佛法会,及其他不定期之念佛活动,以西方净土为修行方向与依归。

 

    总结

 

    是故,佛教应如何适时地作出适当的响应,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之中,也就成为其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也是佛教祖庭问题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佛教文化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首先,佛教文化本身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存在着进一步发现与开发的巨大潜能,具体来说就是在佛教教义的探索、理论创新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在佛教世俗化和文物保护以及开发旅游资源等方面亦有很长远的路要走。其次,佛教资源在我国现有的宗教政策之下如何实现自给自足和充分发挥佛教爱国宗教团体的作用,也是正确开发佛教资源所必需考虑的问题。总括而言,佛教、祖庭本身所蕴含的社会、经济潜力应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利用。

 

    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全国各地香火旺盛的近万座佛寺,和历史上生灭相续的数万座佛剎,是任何国家中少见的;现存各宗众多的祖庭寺院,仍延续着历史的光辉,耸立在关中大地,默默地向世人展示着东方的人文精神和文化魅力。(现场记者:妙梵 妙雯)

 

》》》祖德流芳 共续胜缘 ——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编:妙甜  责任编辑:王颖)

菩萨在线APP

了解最新佛教资讯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