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代表团出席印度加尔各答玄奘寺建寺五十周年系列活动
奠基仪式
“中印佛教及相关友好交流:历史与未来”国际研讨会现场
合影留念
大菩文化海外讯 2018年3月14日至15日,印度加尔各答玄奘寺建寺五十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举行。由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光泉法师为团长、藏传南传佛教工作办公室主任清远法师为秘书长的代表团一行出席活动。中国驻印度加尔各答总领馆总领事马占武全程出席。
3月14日上午,加尔各答玄奘寺建寺五十周年庆典拉开帷幕。在庆典仪式上,中国驻加尔各答领事馆总领事马占武、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光泉法师、中国佛教协会藏南办主任清远法师、加尔各答玄奘寺住持惠榕法师、广东梅州千佛塔寺住持明慧法师、印度西孟邦政府灾害管理及民防事务部长可汗、妇女事务委员会委员费尔南德斯、印度普提迦耶摩诃菩提寺住持查林达和副住持迪那南德以及来自国内佛教界的专家学者和中印两国信众数百人共襄盛举。
光泉法师在致辞中表示:佛教源于印度,兴于中国,扬于四海。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佛教作为中印两国共享共有的文化传统,将中印两国人民的情感与文化牢牢地连接在一起,为民族交流、地域团结与文化融合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尤其以玄奘法师的西行求法最为中印两国人民所熟知。佛教绵延至今两千多年来,有继承,有发扬,蔚为大观。希望中印两国佛教携手,学习佛陀慈悲智慧的精神,沿着玄奘法师求法的足迹,加强两国佛教文化交流,为促进两国人民友谊作出更大的贡献。
慧榕法师代表玄奘寺表示:加尔各答玄奘寺是由悟谦法师于1968年在当地华侨华人的支持下开始筹资建造。50年来一直是当地华人社区重要的宗教场所,同时也为到印度朝拜的中国信众和其他国家的信众提供了服务,在中印佛教和人文交流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他希望加尔各答玄奘寺的重建能够继续得到中印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印两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
马总领事祝贺加尔各答玄奘寺建寺50周年。他表示:上世纪60年代,悟谦长老在加尔各答筹资兴建这座佛寺,之所以将其取名玄奘寺,正是为了纪念玄奘大师并将玄奘精神发扬光大。希望中印各界人士积极支持加尔各答玄奘寺重建,包括在筹资方面给予大力协助。他还希望中印各界人士努力弘扬玄奘精神,不断拓展两国人文和各领域友好交流合作,增进互信,推动中印关系在新时代不断取得新发展。
随后,依照中国汉传佛教仪轨进行了重建加尔各答玄奘寺洒净祈福奠基仪式。由光泉法师和清远法师共同主法,灵隐寺的法师们和当地信众随喜参加。中国驻加尔各答总领事馆马占武总领事等及中外嘉宾、大德法师还共同为玄奘寺重建奠基基石挥锹培土。
3月15日,中国驻加尔各答总领馆与杭州灵隐寺、加尔各答玄奘寺、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合作,在奥博罗伊酒店成功举办主题为“中印佛教及相关友好交流:历史与未来”的国际研讨会。与会学者先后以“中印佛教比较和交流”、“交流的外延影响”为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复旦大学教授郑伟宏、贾达普大学教授查多帕达亚、杭州佛学院教授李炜、浦那大学助理教授达什、复旦大学研究员刘震、索麦亚大学佛教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莱伊、杭州佛学院院长助理黄征、德里大学教授沙玛、深圳大学助理研究员吴蔚琳等,分别就玄奘、鸠摩罗什等人在中印早期交流中的贡献、玉门和莫高窟在丝路上的节点地位、佛教文本传承的桥梁作用、“道场”的内涵、莫高窟藏经中的印度元素等,进行分析和论证。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吕建福、巴拿勒斯大学教授拉尔吉、西北大学教授李利安、帕格普尔大学教授辛哈、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院长阿维杰特、暨南大学博士后李春尧、杭州佛学院副教授吴承庭、梅州市客家文史研究会主席李国泰等,围绕佛教在中印文化交流中的媒介作用、中印古代佛教交往的主要特征、玄奘游记所体现的古印度思想、“头陀行”在金元时期的短暂勃兴、印度僧人真谛等对中国佛教的贡献和在中印交流中的作用、太虚大师1940年访印、加尔各答玄奘寺在促进当地与梅州交流中的作用等进行研讨。
至此,印度加尔各答玄奘寺建寺五十周年庆系列活动圆满落幕。中国佛教代表团以此为契机,以中国佛教走出去为主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对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玄奘精神,续写和平华章开启了新的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