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吴疆出席大会并发言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8-10-29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宗教学与古典学系代理系主任吴疆


    大菩文化福建讯 2018年10月28日至30日,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在福建省莆田市召开。论坛主题为“交流互鉴、中道圆融”,邀请海内外佛教界人士、学者等约800余位代表出席。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吴疆出席大会并发言。以下为讲话全文:


    非常感谢大会邀请我参加本次论坛并安排在大会发言。作为在海外工作的佛教学者,致力于推动佛教的学术研究,并得到大家的支持,我感到非常荣幸。本次大会的召开是在以往四次的基础上,弘扬佛教文化圆融中道的精神,面向世界,贴近众生的又一次成功尝试。我预祝大会的成功,并在此分享我对佛教的认识,尤其是佛教在世界文明中的作用,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认为佛教首先是人文主义的佛教。佛陀的根本教诲,破除对于神的执着,反映了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基本认识,进而提出了四圣谛,八正道的思想,对于人类精神生活是一个伟大的贡献。对于人的关怀和慈悲是佛教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在汉传佛教中,佛教尤其贴近人的生活,在近代中国,太虚大师提出了“人间佛教”的思想,点透了佛教人文主义的主题。佛教思想不是消极避世,而是用宗教的精神,道德的关怀涵养现实中人的生命,用几千年来的智慧给每一个生命个体赋予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价值。


    佛教还是思辨丰富的理性佛教。佛陀的思想破除了对神的迷信,开启了思辨理性之门。对于世界,人类的理性分析和思考,贯穿了佛教思想史,并在中国发展出圆融中道的佛教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是南传的毗昙论藏,还是北传的空,有两宗,大量经论的出现代表着佛教思辨的高峰。尤其是佛教的因明逻辑发展出了一套不同于西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系统,它的现代价值仍然有待于开发。按照中国标准教科书的讲法,佛教是“精致的唯心主义。”虽然带有时代的意识形态烙印,但是不得不说它概括了佛教思想的思辨特征。大藏经中还有很多经论值得学习研究,从而丰富人类的理性精神。


    人类有理性的一面,也有冲破束缚,返璞归真的激情的一面。这里不得不提到佛教在中国大地上最具有创造性的发展,那就是充满理想的禅佛教。禅佛教的产生是人类精神生活史的大事,慧能大师以及众多禅师创造性的把佛教义理规约在一心,并在实践中实现了本体和作用,义理和方法,运动与静止,止观与定慧的统一。禅佛教在中国的出现,不仅实现了佛教的中国化,实践了圆融中道的世界观,方法论,功夫论和人生观,还传播到东亚的其他地区,并在现代影响到西方社会的进程。


    禅佛教的兴起带来了佛教在中国大地上的空前繁荣,佛教因而进一步和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因而佛教也是作为艺术的美的佛教。世界各地的佛教遗迹,雕像壁画,书法绘画, 无疑都是佛教美的见证,敦煌莫高窟的遗存至今令人叹为观止,并在最近通过三维数码技术让全世界人民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众多的高僧大德成为诗僧,画僧,书僧等艺术家,为人敬仰并载入史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艺术是连接佛教与人类精神最直观的纽带。


    佛教有着高大上的一面,与上流社会,知识分子,艺术家有着广泛的接触,同时佛教有接地气的一面,是区域和地方中的大众佛教。以汉传佛教为例,中国历史上的佛教寺庙的大多数不是富丽堂皇,毗邻皇宫官府的大刹丛林,而是深入基层,服务乡里而又不受重视的小庙小刹,每个地点僧众人数也不多。他们所面临的生存环境与都市和大寺有着天壤之别,往往挣扎于各种地方势力中,在各种宗教信仰和神明体系中调和。这些小庙往往是民众接触佛教的最前沿。从历史上看,他们处于寺庙生态体系的低端,在中国历史上僧人往往以丧葬经忏为业,提供医疗服务,成为乡里修桥铺路的领头人,为地方社会的福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民众佛教的存在与其他宗教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宗教系统,是中国社会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因而在研究一般意义上的佛教的同时,也要重视佛教在各种不同的区域和地方上形成的独特生态。本次大会在福建召开,本身就是福建具有地方特点的区域佛教的一次盛会。福建独特的交通地理特点,与浙江,江西一体,形成了连接内陆,面向海洋,世界的特点。经过历次人口迁移的洗礼,中原佛教渐次传入,并与地方传统结合,在晚唐吴越时代,形成了东南佛国的态势,不但成就了许多高僧大德,福建籍的僧人还深入内地,传法布道,不仅有早期黄檗希运,沩山灵佑,雪峰义存,玄沙师备,曹山本寂等祖师,近现代还有福清隐元隆琦禅师传法东瀛,在日本建立黄檗宗,福州鼓山僧人如妙莲老和尚在近代传法台湾,东南亚等地,以及慈航,圆瑛,明旸等长老也为近现代佛教在福建的复兴作出巨大贡献。在这里,我謹向论坛的东道主,出席论坛的福建代表表示敬意。


    今天的世界已经是一个多元而又多极的世界,今天的佛教因而也是面向世界的对话佛教。对话的世界要求参与对话的各方抱着真诚的态度去倾听而不是据理力争,诤诉不断。佛教是一种倾听的哲学,本身就是一种对话的姿态,正如《维摩诘经》所表现的那样,一切关于不二法门的争论都在维摩诘的“默然无言”中消逝,因为寂静就是一种聆听和寻找共识的对话。面向世界的对话不只是佛教内部,宗教之间一对一,一对多,甚至多对多的对话,还是佛教和世俗世界各方各面,林林总总的众生对话。在对话中佛教寻找到自己的空间,把人转化成对话的和平存在,而不是斗争的存在。佛教在对话中参与到世界文明之中,并改变文明的进程。


    当今人类社会的挑战之一是人与环境的矛盾。佛教圆融中道的思想在解决这一问题有着独特的优势,因为在佛教思想中人并不是自然的主宰,人也没有神所赋予的生杀予夺的权利,而是与自然环境形成一体。因此,佛教也是致力于众生和合的环保佛教。不杀与素食已经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成为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一个环节。


    佛教已经伴随人类历史走过了二十多个世纪,她的精神文化潜力还没有完全被挖掘出来。在我们深入研究过去辉煌灿烂的佛教文化的同时,未来已经向我们走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不断提醒着每个人技术更新的威胁和挑战。值得欣慰的是每一次人类科技的更新,佛教都紧随其后。佛法的传播总是和技术进步联系在一起,印刷术的发明有着极深的佛教背景,大藏经的刊刻与出版印刷的技术革新紧密相连,现在大藏经的数字化已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完成,正在走向智能化的方向。应该说佛教已经是一种走向未来的创新佛教。


    著名的哈佛大学教授亨庭顿(Samuel Huntington)在其名著《文明的冲突》中曾经用世界主要宗教概括世界的文明类型,这其中有西方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儒家文明,却唯独没有佛教文明。他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他在书中写到,佛教虽然在东南亚存在长老派的文明形式,却没有自己普遍意义文明形态的世界宗教,但是却渗透到各种文明之中。我曾经就这个佛教与文明的问题请教《空谷幽兰》的作者比尔波特先生。比尔先生答道,文明是佛教的敌人,因为佛教要试图超越文明。关于佛教与文明的关系问题可以继续讨论下去,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也许正是由于佛教之于文明的若即若离的关系,使得佛教适应于各种文明和社会。在一个被工具理性不断推动的碎片化,虚拟化,去中心化和异化的现代文明中,佛教的影响会通过自身的适应机制和各方的助缘不断的扩散开去。


    以上就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抛砖引玉,欢迎论坛领导,代表批评指正。最后,再次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编辑:慧空 责任编辑:李蕴雨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吴疆,菩萨在线,佛教新闻,最新资讯,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