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楼宇烈教授出席大会并发言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8-10-29

楼宇烈教授强调,中道圆融,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核心理念之一(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梵)


    大菩文化福建讯 2018年10月28日至30日,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在福建省莆田市召开。论坛主题为“交流互鉴、中道圆融”,邀请海内外佛教界人士、学者等约800余位代表出席。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楼宇烈教授出席大会并发言。以下为讲话全文:


    佛教中道圆融精神与文明交流互鉴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文明实践创造汇集而成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汇。中华文化包含了历史上形成的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走向有着重大影响的多元文化形态。中华文化的主体,就是由儒、释、道多元思想学说构建而成的,它广泛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中华多元文化的包容并存、互尊互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沉淀的优良传统,能够积极广泛地与世界其他各文明价值体系互相接纳、吸收,并进一步地互相促进、丰富、发展和共同繁荣。


    两汉之际,佛教经由“一带一路”古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中国社会制度、思想文化、民众生活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丰富璀璨的中国佛教文化。中国佛教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一起构成了多元包容的中华文化。同时,行走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法显、玄奘、义净等西行求法的中国佛教僧众,也将中国的优秀文化带到了印度等地,谱写了丰富多彩的中外文化交流史话。


   


    经由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佛教在中国已形成了包含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为一体的中国佛教大格局。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共同构成的中国佛教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佛教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精神困境和发展难题的重要启示,以“和而不同”,崇尚“中道”、“圆融”为特点的中华佛教文化,对于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习俗的文明体系之间的沟通,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中阿含经》中说:“佛言:莫求欲乐、极下贱业,为凡夫行;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圣行,无义相应。 离此二边,则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觉,趣于涅槃。”(《中阿含经·根本分别品·拘楼瘦无诤经》)中道,意味着远离偏执、超越对立,相互尊重、宽容。中道圆融,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核心理念之一。中者不偏,道者路径;圆者周遍,融者融通。“中道圆融”思想,既可作为文化交流的原则,也可成为文明互鉴的方法。


   


    佛教由印度传播到亚洲各国,先后在亚洲各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佛教在传入这些国家后,虽然也与该国家的原有文化和宗教发生各种分歧和冲突,但从未发生过用佛教去消灭和替代该国家的原有民族文化和宗教,而是不断地使自己适应该国家民族的文化环境,与该国家的原有文化和宗教和平相处,这正是基于“中道圆融”理念的文化包容精神和文明共享情怀。在世界历史上,有相当一部分国家民族之间的暴力冲突是由文化或宗教的隔阂引起的。当今世界,在一些令人不安的地区,文化和宗教的紧张也还在助长那里的动荡局势。应当说,这是与宗教的根本宗旨相违背的。佛教在其发展和传播的历史中则是以完全和平的方式推进的,它为世界各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人类社会的争斗、暴力、战争等,其产生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因此,要消除人类社会的这些丑恶现象,需要从许多方面去努力才能奏效。佛教秉持中道圆融精神,以净化心灵、净化世界来促使人们各自摈弃私见私欲,以博大的胸怀,视人类为同胞兄妹,视万物为与我一体,从而去共同维护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和谐,这对于争取世界的持久和平具有深远的意义。




编辑:慧空 责任编辑:李蕴雨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楼宇烈,发言,菩萨在线,佛教新闻,最新资讯,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