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帕松列龙庄勐谈南传佛教高素质僧才培养

来源:中国民族报发布时间:2019-03-05

全国政协常委帕松列龙庄勐(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雨)


大菩文化北京讯 2019年两会期间,中国民族报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西双版纳总佛寺住持帕松列龙庄勐,他就培养南传佛教高素质僧才,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佛教文化交流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中国民族报记者:南传佛教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黄金纽带”,在我国与南亚、东南亚文化交流中,南传佛教可以发挥其民间外交的积极作用。请你谈谈我国南传佛教在这方面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帕松列龙庄勐:在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佛教文化交流中,当前我国南传佛教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僧才匮乏的问题。有限的南传佛教僧人无法满足南传佛教信众及寺院的需求,南传佛教僧人的文化水平、学历层次普遍有待提高。在为数不多的南传佛教僧人之中,高素质僧才尤为缺乏,特别是缺乏佛学造诣精深且具备国际交流技能的人才。


中国民族报记者:我国南传佛教界已经意识到对外文化交流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请你谈谈我国南传佛教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举措和成绩。


帕松列龙庄勐:上世纪90年代,中国佛教协会选派了5名南传佛教青年僧人到缅甸留学。自2002年云南佛学院创办后,云南省佛教协会从该学院毕业的大专生中持续选派优秀毕业僧前往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等国的佛教大学读书。这些学僧努力学习,其中30多位分别获得了本科、研究生及博士学位,精通英语、泰语等。然而,由于目前我国无高级南传佛教院校,基础佛教院校教师无工作编制、收入微薄、无可靠的社会保障,一些有学识的僧才迫于生计压力,逐步还俗。


中国民族报记者:你认为应怎样培养和留住人才?


帕松列龙庄勐:一是逐步完善南传佛教僧人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议设立南传佛教僧才培养专项基金,针对已取得本科、硕士、博士的僧才,制定合理领取基金的条件。同时,让优秀僧才有用武之地,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这样,才能保证优秀僧才有保障、用得上、留得住。


二是加快推进中国巴利语系高级佛学院的建设,培养符合中国化需求的南传佛教人才。充分发挥南传佛教僧才的主导作用,适当结合高等院校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符合南传佛教中国化的僧才。这样,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佛教影响力才能逐步提升。


三是推进中心佛寺和总佛寺的建设。人才培养和中心佛寺建设缺一不可,二者相辅相成。人才是中心佛寺建设的核心要素,没有人才,中心佛寺建设就是一句空话;中心佛寺是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没有中心佛寺,人才就无用武之地。事实上,我国南传佛教中心佛寺建设思路与东南亚南传佛教国家的佛寺发展理念相契合,与当前我国大国地位相匹配,有利于南传佛教适应现代社会,开展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对外友好交流。


四是充分发挥高素质康朗(即老师之意)的积极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不易,要重视发挥他们在佛教事业健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各级佛学院可以聘请这些有学识、有造诣的康朗担任教师,报社、电台、广播等文化单位可以适当吸纳高素质康朗就业,这将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总之,培养人才是关键,留住人才也是关键。(文:中国民族报 吴艳)



编辑:妙文 责任编辑:李蕴雨

南传佛教,人才, 南亚,东南亚,文化交流,菩萨在线,佛教新闻,最新资讯,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