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莲峰山资国寺弥陀村的理念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09-07-04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大菩文化福建讯 弥陀村它是由资国寺现任住持贤志法师,谨怀祈天悯人的慈悲宏愿,不仅严持清净的梵行道场,对后学僧众引导有方,而且对在家居士也倍加关注,这缘致贤志法师少年出家,父母、哥姐都相继出家,十二岁就生活在寺院里的缘故。身心时时受到佛法的薰陶;言行举止时时受到恩师圣训长老的督励、提携和学航法师的教诲;情感时时受到周围老居士的关爱、呵护。致此,“爱”就在法师的心里扎下了根。路并不是平坦、笔直、顺畅的,但贤志法师最后总是能在困惑、险难中,开辟出新的前景和缘洲。

 

    贤志法师之所以能在总总弯路、总总压力、总总冲击、总总漩涡中最后突出重围,都离不开他的恩师圣训长老的慈悲护念及护法居士的虔诚拥戴。正因为法师从小就在这种温暖,清净的环境中生活,再加上他本自具有的仁慈善根、聪明才智慧的秉性、敦厚的品德、谦下的姿态、和蔼的笑貌、温雅的举止,明照的睿智、广阔的心胸、高远的见识及他那精细的行持,贤志法师才得以顺利考上中国佛学院,毕业后再经过几番捶打磨炼,又经前辈圣公长老的法眼观照,确认贤志法师为佛门将才,现在他就任资国寺的住持,正在统领四众弟子弘化一方,为此方人们迷惑,无依的心灵注入了清新的精神输导剂。

 

    法师身为一寺住持,事物繁忙,里里外外、方方面面、事事亲力亲为,这造就了法师对人、事观察仔细,考虑问题周详,做事稳妥,对人体贴入微平等心普施的处事哲学。寺院里有很多任劳任怨的老居士,他们虽没文化、没有固定收入,但他们一来到寺院就把儿女给的钱,哪怕是一点儿钱也全部倾囊捐出,布施治寺院,或者是给师傅们买些吃的、日用品或是帮忙做殿堂里的台布,他们毫不吝惜自己的钱财,无论脏活累活,比如说:洒扫、清洗,帮厨房挑菜洗碗、帮殿堂拖地,客房整理等等一些杂活,他们都尽心尽力地干,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护持寺院,受护僧众、皈投佛法,出钱出力就是他们对三宝最直接、最干脆、最好的表达方式,他们的心永远是纯朴、善良的。但是等他们干不动了回家时,有些儿女变得不孝顺、讨厌他们,嫌弃他们不中用,致使老年人生活在家中并没有温暖,没有尊严,心里郁闷,压抑没地方倾诉,身心得不到照料、依托。看到这种情况,法师那颗本就有的慈心被触动了。

 

    知恩报恩,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贤志法师深怀感恩之情,念念不忘曾帮助过寺院的每位老人家。为了给他们营造一个舒适、清净的修行场所,贤志法师发愿一定建造一所适合老年人修行的弥陀村。让那些老年人在晚年,身心有所关爱,精神有所扳投,明白自己的方向,念佛往生极乐,弥陀村不仅面向本寺院的老年人,而且面向社会一切以念佛为法门的老年人,弥陀村里含摄一切以净土为归的念佛人,善根普被,同愿往西方。贤志法师曾多方参方、观模,走访过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香港、上海等国内外各大寺院弥陀村、居士林,相继拟定了资国寺弥陀村的平面设计图、虚拟图,明确了弥陀村的理念:

 

    (1)定期恭请法师讲解净土经典,及修证经验,让念佛人了解净土奥义,解答修学中的疑难问题,让念佛人竖立“净土为归”的信愿。

 

    (2)定期举办精进念佛“念佛七”,通过共修,互相促进,以求克期悟入弥陀愿海。

 

    (3)完善各种修行、生活、医疗、助念等酬措,增进念佛人往生净土的把握。

 

    (4)组织助念团,进行正规培训,为临终者开示,引导临终者安祥往生。

 

    (5)开设特殊的关爱,看护房间,医疗室……,制定弥陀村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一栏表有明确规定)。

 

    弥陀村的宗旨明确,不但临终往生,预知时至,更提倡现实生活中的人间净土,主张清净当下的念头,顺应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世俗习气渐渐清理干净,没有人我纷争,没有所谓的管理,只有提携人增上的管理制度,没有人的强权管教,每个人都应按弥陀村的幽静环境,整洁环境,文明环境,而自觉地适应这里的一切。

 

    在这里,人们的精神是轻松愉悦的,身心是轻安的,所有的工作都由法工做,学员不需要插手忙碌,学员来到弥陀村的目的就是断绝一切牵挂、习气,专想弥陀,心地清净,只有这样,人与教法才能相映,人与自然才能契合。心有多清净,净土就多庄严,如能真正体会,这才是人间净土。

 

    普劝共住弥陀村的同修,不要辜负贤志法师的一种悲心,不要愧对十方的供养,不要有亏这么舒适的环境设施,念佛感应,时时净土,是因己过,命亦随减,但念无常,慎句放逸,当勤精进!

 

相关新闻:

达明法师舍利奉安仪式在福建资国寺举行

福建资国寺2015年请执仪式在大雄宝殿内举行

 

 

编辑:妙若 责任编辑:李蕴雨

建莲,峰山,资国寺,弥陀村,理念,弥陀村,是由,资国寺,现任,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