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柏林禅寺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2-11-12


河北柏林禅寺(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雨)

 


禅院风光(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雨)

 


禅院风光(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雨)

 


禅院风光(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雨)

 


禅院内建筑(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雨)

 


禅院内建筑(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雨)

 

【寺院简介】

 

    柏林禅寺,中国著名佛教禅寺,北方佛教的一座重镇,赵州祖庭所在地,内设河北省佛学院、河北禅学研究所,现任方丈为明海禅师,常住僧众有160 余人。坐落于河北省赵县县城(古称赵州)东南角,与天下第一桥——赵州桥、华夏第一塔——陀罗尼经幢和赵州小石桥(赵县永通桥,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在赵县县城城南,寺内的柏林禅寺舍利塔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古刹

 

    柏林禅寺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县城(古称赵州)东南角,与“天下第一桥”赵州桥遥遥相望。它最早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20),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柏林禅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座古刹虽几经兴衰,却仍然香火绵延、高僧辈出。据僧传记载,著名的译经大师玄奘在西行印度取经之前,曾来此从道深法师研习《成实论》。晚唐时,禅宗巨匠从谂禅师在此驻锡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柏林禅寺因此成为中国禅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

 

    金代,这里一度改为律宗道场,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扬戒律达五十年。最有名的是诠宗律师。金朝末年,法传临济正宗的归云志宣禅师主持法席,柏林寺由此革律为禅,宗风大振。归云禅师平生主持七所名刹,望重当时,现在北京西郊潭柘寺尚存其舍利塔;元代,这里先后有圆明月溪禅师、鲁云行兴禅师,都是宗门大德,柏林寺由兹气象恢宏,成为燕赵一带的佛教中心;明清两朝,中央朝廷管理赵州地区佛教事务的机构——僧正司设在柏林寺。当时柏林寺的住持往往同时兼任僧正司僧正。近百年来,柏林禅寺屡遭劫难,殿堂、经像荡然无存。到1988年这里重新进驻僧人时,只有赵州禅师舍利塔及二十余株古柏,很难使人想到这里曾是一处佛教古刹。

 

     祖庭中兴

 

    1998年5月1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正式下文,批准柏林寺作为宗教场所开放,交河北省佛教协会管理,并逐步筹资修复。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法师亲自主持祖庭修复工作,他不惮辛劳,奔走呼告,夙兴夜寐,惨淡经营。“破砖乱瓦毛毛草”的荒败景象逐渐改观,殿堂佛像一一涌现。1992年8月28日,普光明殿落成开光典礼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台湾、香港的贵宾和国内诸山长老、佛教信众三千多人参加了这一盛况空前的庆典,赵朴初会长委托吴立民先生持亲笔信前来祝贺。

 

    普光明殿建成不久,在十方信施护法的大力支持下,柏林禅寺的修复工程次第展开。五、六年间相继落成:山门、钟鼓楼、东西长廊、观音殿、藏经楼、禅堂、怀云楼、开山楼、会贤楼、指月楼、云水楼、香积楼、古佛庵等建筑;全院地面硬化或绿化。昔日的荒村破院一变而为殿宇庄严、环境幽雅、佛唱悠扬、香客云来的清净佛地。

 

    在修复殿宇的同时,柏林寺的僧团组织逐步稳定,寺院管理制度日趋健全,学修并重的道风初步形成。这里继承了传统丛林的规制,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两次请职确立执事班子,在方丈下分设监院寮、客堂、维那寮、典座寮等职能部门,负责寺院日常管理工作。重大事务的决策,由方丈召集班首执事会议,民主议定实施。全体僧众坚持每天早晚课诵、过堂、坐禅,每半月诵戒布萨并有全体僧俗住众参加的生活会议宣读《共住规约》,议决寺院的各项事宜。1998年9月,河北省佛学院在柏林寺招生开学,培养合格僧才的工作正式展开。 1998年9月30日,柏林寺开放十周年庆典及赵州塔修复竣工典礼、净慧法师升座仪式隆重举行。这标志着赵州祖庭的中兴大业取得阶段性成果。千年古刹焕发生机,重新成为燕赵大地上辉映遐迩的庄严法域。

 

 
禅院内恭请的佛像(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心毅)

 


禅院内恭请的佛像(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心毅)

 


禅院内进行的法会(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心毅)

 

【历史缘起】

 

     天下赵州

 

    “天下赵州”,这是一千多年前赵王对赵州禅师德化广大的赞叹,也似乎是对今天赵州禅风、赵州祖庭走向世界的预示。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人们对东方文化尤其是禅文化的回归,柏林禅寺作为古老的禅宗祖庭,赵州禅风的发祥地,日益向世人显示出它净化人心的巨大价值和隽永的魅力。

 

    还在1998年这里开放以前,日本禅僧就经常来此祭塔拜祖,在他们心目中,赵州禅师是禅的作家巨匠,是他们的恩人。1992年8月普光明殿开光庆典,日本临黄友好协会组成五十多人的代表团前来参加。那天,日本临济宗东福寺派管长福岛庆道长老在祖塔前贯注全生命,发出震撼乾坤的一声大喝“无——!”,作为对祖师的赞叹和供养。在场者无不动容。此后每年都有许多日本禅僧前来朝礼,他们总是惊叹于祖庭变化的巨大,感喟赵州禅的伟大。他们有的回国后也在杂志和著作上报道赵州祖庭今天的景况。

 

    1998年1月16日至26日,作为中韩日“黄金纽带”友好交流的一部分,日本临济宗、曹洞宗的七名僧人在这里体验了十天的修行生活。他们和中国僧人一起念经、作务、用斋、坐禅。临别时他们都感叹这里修行环境的优越,赞叹中国佛教的博大。

 

    柏林禅寺在欧洲也有着一定的影响。1994年住持净慧法师率领有柏林寺三位僧人参加的中国佛教文化代表团访问法国巴黎,和法国潮州会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96年6月,1998年9月,潮州会馆先后两次组织人数众多的代表团朝拜祖庭。1997年,净慧法师又先后两次被邀请访问巴黎,在潮州会馆主持佛事活动并讲演佛法。

 

    1997年5月,净慧法师率团赴匈牙利布达佩斯为“虚云禅院”举行佛像开光仪式并应当地华侨的请求,经我驻匈使馆和政府有关部门同意,委派了两位僧人在那里主持法事活动。

 

    1994年6月,有一位瑞士佛教徒玛丽·琼森来到柏林寺皈依在净慧法师的座下。这位学佛多年、对禅有一定体悟的外国朋友表示要以柏林寺作为她精神的家,死后骨灰放到这里。   

 

    1999年春节,玛丽·琼森再次来到柏林寺,为了更好地在瑞士弘法,以僧人的身份参与各种公共活动,她在净慧法师的座下落发出家,法名明契。

 

    1999年4月,有一位美国朋友寻找赵州道场的遗迹来到这里。行前他在辞典上查知赵州道场“仅留一塔”,来到实地见到庄严塔寺使他感到十分惊讶。他们在美国有一位教禅的老师,经常以“无门关”开示学人,对赵州道场十分神往。他是受老师之托前来寻根的。未曾想到这里一派生机,使他感动不已。

 

    1999年5月17 日至21日,一行禅师率法国梅村坐禅中心组织的来自16个国家180人代表团朝拜祖庭,交流禅学。

 

    2001年11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驾临视察。他赞扬中国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肯定了柏林寺幽雅的环境和良好的管理。

 

    2003年9月6日,巍峨的万佛楼举行落成庆典暨佛像开光仪式。赵州祖庭正成为北方佛教的一座重镇,发挥其禅修、弘法、僧伽教育等多重功能,为光大佛法,造福人类作贡献。

 
现任方丈 释明海大和尚(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雨)    

 

【现任方丈】


    释明海,1968年生,俗姓肖,祖籍湖北潜江,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9年开始留心佛学,1990年于北京广济寺结识禅宗大德净慧上人,从此归心佛门。1992年9月,于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净慧上人座下披剃出家,1993年于洛阳白马寺受具足戒。多年来,积极参与柏林禅寺的兴复及“生活禅”夏令营的组织、弘法工作。2000年于净慧上人座下得预临济宗第四十五代传承。现任柏林禅寺住持、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

 

【历代高僧】

 

     赵州禅师(778~897),法号从谂,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已八十高龄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古城,受信众敦请驻锡观音院,弘法传禅达40年,道化大行,僧俗共仰,为丛林模范,人称“赵州古佛”。   赵州禅师以其证悟渊深、年高德劭而享誉当时中国的南北禅林。人们议论当时中国禅林的高僧,每每说“南有雪峰,北有赵州”;又有“赵州眼光烁破四天下”的美誉。在遥远的南方,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山门耸立有“赵州关”,福建雪峰义存禅师的道场有“望州亭”。由此可见赵州禅师在禅门中的地位。  

 

    禅师虽然道誉四布,并有燕赵二王的供养护法,但他的生活却十分朴素清贫。他的“绳床一脚折,以烧断薪用绳系之”。他经常是“裤无腰,褂无口,头上青灰三五斗。土榻床,破芦席,老榆木枕全无被”。禅师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弘传祖师心印,接引四方学人。脍炙人口的“吃茶去”、“洗钵去”、“庭前柏树子”、“狗子无佛性”等公案不仅启悟了当时的许多禅僧,而且流传后世,历久弥新。从宋朝开始,中国禅门盛行以“参话头”为方便的话头禅,赵州禅师的公案语录最频繁地为人们所参究,许多人在赵州语录的启发下明心见性。其中“狗子无佛性”更凝练而为“无门关”,成为禅门一大总持,直至今天,在中国、日本、欧美等地仍是最流行的公案。  

 

    赵州禅师住世百二十年,他圆寂后,寺内建塔供奉衣钵和舍利,谥号“真际禅师”。元明两代曾先后建古佛堂及大慈殿供奉真际禅师石刻顶相。寺内现存的赵州塔建于元天历三年(1330),全称“特赐大元赵州古佛真际光祖国师之塔”,高33米,七层。1997~1998年,新加坡高家仁居士捐资重修,使古塔焕然一新。
 

净慧长老(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雨)


    净慧长老,祖籍湖北新洲,生于一九三三年。一岁半即由父母送入尼庵抚养。十四岁在武昌三佛寺拜师学经,奠定超脱出世的宗教品格和献身佛教的理想。一九五一年十八岁时到广东云门寺受比丘戒,得以亲侍中国现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因敏悟过人,深受器重,一九五二年即成为虚云老和尚传法弟子。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三年,在北京中国佛学院学习,是新中国第一批佛教研究生。从一九六三年被错划为“右派”,辗转北京、广东、湖北等地接受劳动改造。一九七九年落实政策后回到北京,在中国佛教协会从事佛教文化宣传工作,参与创办《法音》杂志,并任责任编辑;一九八四年,开始担任《法音》主编,同年,当选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一九九三年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至今。


    一九八八年,受河北省有关部门之邀和中国佛教协会委派,参与创办河北省佛教协会并任会长,主持河北省佛教的兴复工作。一九八九年创办《禅》刊。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一年期间,协助有明法师修复正定临济寺,开展讲经、传授在家菩萨戒等各种大型弘法活动。从一九九一年冬开始,主持赵州祖庭柏林禅寺的兴复工作,使柏林禅寺从一片废墟变成殿堂庄严、规模宏大的丛林,组织僧团,弘宗演教,振兴河北佛教。从一九九三年起,每年在柏林禅寺举办“生活禅夏令营”,倡导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在佛教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九九八年九月十日,河北省佛学院举行试办开课式。同年九月三十日(农历八月初十日),隆重举行柏林禅寺中兴十周年庆典,正式就任柏林禅寺住持。二〇〇〇年一月,河北省佛学院获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五月十五日,正式出任河北省佛学院院长。  

 

    从一九八二年开始,先后出访亚、非、欧、美、澳诸洲十余国,联谊布道,广结佛缘。  

 

    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河北赵县柏林禅寺退居,湖北当阳玉泉寺退居、湖北黄梅四祖寺住持;政协河北省赵县委员会副主席、政协河北省委员会七届、八届、九届常委;全国政协第九届、十届委员会委员。


     

 
    地址:中国河北省赵县石塔东路23号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42447/84927901

 

 


 

编辑:妙丹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