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鞍山龙泉寺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5-09-16

 

大殿宏伟壮观


寺院冬日风光


龙泉寺的山门


寺院广场

 

法王殿

历史悠久 建筑得体

 

    【寺院历史】    

 

    龙泉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20公里的千山北沟东部,为千山五大禅林中现存最大的佛寺。寺院奇峰环抱,古松成林,向以历史悠久、建筑得体、布局与自然景色和谐而著称。相传龙泉之名来源有四,一曰毗户殿前石隙有泉,涓涓细流弯曲似龙,故名;二曰寺中心泉水常年潺流,如“龙涎吐水”,故名;三曰寺前为照山,后为靠山,左山为青龙,右山为白虎,泉出自小山脉以北佛堂基下,山与泉合名为龙泉;四曰唐太宗东徵,驻跸千山,钦过此水,故名龙泉。

    

    龙泉寺历史悠久,相传创建于南北朝(公元五世纪),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据《千山志》记载,佛教僧侣于南北朝时期进入千山后,部分僧侣初栖身于极乐洞,后于极乐洞之侧建小寺。俗话说:“唐修庙、辽建塔。”到了唐代,僧众于极乐洞东北50米处悬崖下,靠陡壁筑堰造坪,修建一罗汉洞和一小佛堂,庙宇建筑初具雏形。相传龙泉寺开山祖师为唐真如法师(生卒不详)。现存的众多碑文都留下了唐代修建庙宇的记载,千山五大禅林均建于此时期,由此历代均加重修。依据各种史志记载和建筑情况看,龙泉寺在金、元之前规模是不大的。金、元时期,是千山佛教发展的一个高潮,寺庙建筑达到相当规模,龙泉寺也初具千山五大禅林之首的风范。

 

    进入千山龙泉北谷可见龙泉寺雄伟壮观的山门,上刻“敕建龙泉”四个大字。这是明神宗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四月重修“龙泉寺”的御笔亲题,这些都是历代增修千山诸庙的历史印证。龙泉寺大规模兴建是在明代以后。据有关史料记载,明隆庆五年,在罗汉洞和佛堂旧基修建如来堂(今毗庐殿),东西两厢修建禅堂、斋堂各一所。

 

    明万历六年(1578年)在如来堂下(今大雄宝殿处)修建殿宇5间及配房,万历十二年(1584年)建藏经阁,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修建东殿3间。可见,龙泉寺的主要建筑大雄宝殿、法王殿、禅堂、斋堂及配殿等均建于明代。根据明代《大明一统志》记载,除明世宗外(明世宗崇信道教),别的皇帝都推崇佛教。尤其是明神宗朱翊钧和其母慈圣皇太后。明神宗的生母姓李,出身卑微,仅是一名宫女,得隆庆皇帝宠幸后生下万历皇帝。

 

    神宗即位后,尊母为慈圣皇太后。万历六年加尊号曰“宣文”。四十二年崩,谥曰“孝文”。李氏早年丧夫,宫廷中的生活又充满了凶险,李太后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巩固自己来之不易的政治地位。在她主政期间大兴土木,广建佛寺,推崇佛教。明万历十二年,感龙泉寺高僧之德和弘扬佛法之功,慈圣皇太后宣旨:将宋版大藏经637函,计678卷,赐予千山龙泉寺。同时赐铜铸金莲花坐佛像一尊,高1.4米,重300斤,从此成为龙泉寺镇寺之宝。在李太后的推崇下,当时龙泉寺的知名度和香火达到鼎盛,名震中原,冠绝关东。

 

    进入清代以后,龙泉寺依然风光无限。康熙五十九年翻修大殿,建天王殿。乾隆十四年(1749年)和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修建两廊及客堂和后佛堂。至此,龙泉寺始具今日之规模。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帝(玄烨)亲率皇后、太子及诸王、大臣、侍卫等万余人,由盛京(今沈阳)到辽阳(当时千山归辽阳管辖),游览千山龙泉寺等寺庙,并留下赞美龙泉寺的诗章。同时,比利时人费迪南特斯阜沁斯脱作为顾问,随康熙皇帝一起游览龙泉寺。这是有文字记载游览千山的第一个外国人。但清代从道光以后,国势衰微,佛教也不振。龙泉寺也概莫能外。

 

    日伪占领千山时期,龙泉寺的文物遭到日寇的破坏和盗夺。如毁坏龙泉寺“屏藩独峙”之摩崖,大量掠夺龙泉寺之楹联、匾额、古佛和字画等精品。

 

依山而建 


隐于山林



夜间灯火明亮

 

  【寺院故事】

 

    龙泉寺之名有多种传说:第一种说法是毗卢殿前石隙里面有清澈的泉水,涓涓细流弯曲似龙;第二种说法是寺中心泉水常年潺流,就像传说中的“龙涎吐水”,永不干涸;第三种说法是寺前面为照山,后面为靠山,左山为青龙,右山为白虎,泉水出自小山脉以北佛堂基下,山与泉合名为龙泉;第四种说法是唐太宗东征高丽,驻跸千山。皇帝是龙的象征,龙颜来到这里饮过此水。总之,这些传说给这座古老的寺院罩上了神秘色彩,那个终日倾吐的泉水一直不断地从龙头的嘴里往外流,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要到龙嘴接掬一捧龙泉水,一来可以洗去爬山时的满头大汗,二来沁人的泉水让游人头脑清醒,当然你也会开出智慧。佛教把智慧称做“般若”,寺庙的泉水喝上一口自然是让人醍醐灌顶,龙泉不就是“般若泉”吗?

 

    龙泉寺还有很多神奇之事。

 

    一是从高处俯视,那千朵山峰就象手持笏板的众臣子拱卫着朝廷一样环持着龙泉寺,如众星捧月般。

 

    二是这寺中的弥勒法殿,竟那么神奇地与千山天成的弥勒大佛同在一轴线上,遥遥相对。

 

    三是在别的寺庙,弥勒都是面南坐北,而唯龙泉寺的弥勒却是坐南面北,人称“倒坐弥勒”,弥勒佛像为什么要这样安置呢?这里还有一个传说。相传东海太子触犯天条,被玉帝贬到千山龙泉谷化为山峰。寺僧为镇飞龙,请来弥勒金身坐北朝南坐在龙头之上。一天,飞龙趁头上弥勒佛到其它行宫承受香火之时,背负着龙泉寺摇头摆尾晃动身躯,欲起飞向大海奔去……此时远在四川乐山的弥勒佛突觉身子一动,掐指一算便知飞龙要逃。一道佛光返回压住飞龙,那飞龙又化成了山岭。因飞龙的转动,龙头上的弥勒佛像,也随着飞龙向南转而改变了方向,成为坐南朝北的“弥勒倒座”了。弥勒佛用法力定住要逃跑的飞龙后,见自己的座位变了,付之一笑,心想,倒座就倒坐吧,反正天下各山各寺我都是正座,有一尊倒座塑像也好。留下一个故事,多一份回忆,也别有情趣。后来,寺僧怕飞龙再逃,便在弥勒殿旁立一石杵,是一根经过雕刻的花岗岩石柱,高有2米,竖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起名叫“镇山宝杵”。寺僧希望龙泉寺永远坚如磐石,永镇飞龙,护佑龙泉。

 

    四是龙泉寺座下之山势如一条游龙,从风水上讲是一块宝地。而寺院正好坐落于石龙盘踞之中,龙头和龙尾相接按逆时针而下,在那头尾最近的地方,恰是寺院的第一道山门。建筑与山势是那么神奇地天然浑成一体。

 

    五是大家都知道千山有一个天然弥勒大佛,殊不知龙泉寺亦有一尊天然弥勒佛像。弥勒佛是未来佛,象征光明、未来和希望。弥勒在龙华树下成佛后,居须弥山兜率宫中为未来世界的佛祖。在现世统管十八罗汉、四大天王,具有惩恶扬善,护法安僧,祛灾赐福,普渡众生的佛力。相传,一次弥勒佛云游名山大川后,见千山风光秀丽,累了就坐下来休息,在千山绣莲台一睡就是三千年。他睡觉的地方就形成了天然的弥勒大佛。弥勒佛醒后还恋恋不舍,又在龙泉寺后山坐了三百年,又形成一处天然的弥勒佛像。现今在龙泉寺后山毗卢殿北有一座高30余米的山峰,上下浑然一体,积石而成,峰头微向前倾,远望如一尊巨大的弥勒佛像捧腹而坐,轮廓清晰,故称“弥勒峰”。高耸的峰壁上刻有“吐符应生”四个大字。

 

    龙泉寺之所以有名,还因为风景十分秀丽,整个寺院  被奇峰环抱,古松成林,建筑布局与自然景色和谐天成,素有“龙泉仙景”之称。龙泉寺景点众多,早在明代就有龙泉20余景的记载。清光绪太史缪润绂于光绪丁亥年(1887年)进行了品题、更正,确定“龙泉十六景”为:松门塔影、讲台松风、瓶峰晨翠、螺峰月夜、吐符应生、龟石朝曰、蟠龙石松、象山晴雪、狮吼钟声、石门弥勒、龙泉演梵、石径梨花、悟公塔院、西阁客灯、鼓亭落日、万松主照。其中除石径梨花景点已不存在,还有15景。清末以后,又经不断开发,增至36景,主要有洞天一品、碧水龙潭、三星石、藏经阁、龙泉洞天、大千世界、秘密藏、了凡洞、漱琼、镇山宝杵 、曲水冽腑等景观。真是每景每物景色各异,意境深远,一景一个故事。讲也讲不完,道也道不尽,引无数诗人、骚客,挥毫泼墨留下无数佳作。

亲海大和尚

 

    【寺院方丈】

 

    亲海大和尚,字渡航,东北辽宁海城人,俗姓杨,是天台宗第四十六代传人。现任鞍山市佛教协会副会长,鞍山市政协常委。亲海法师于1984年6月来到龙泉寺,发心出家,礼上果下心老和尚为师。于1985年8月,亲海法师在长春般若寺受具足戒,后到佛教圣地南普陀深造,游历全国名山大川各寺后,1991年4月,亲海大和尚住持龙泉寺。
 
    1998年秋,亲海法师在营口楞严寺接香港菩提学会会长、西方寺住持永惺长老之法脉。2007年荣升千山龙泉寺方丈,亲海大和尚童贞发心出家一心向佛,从此即全身心投入对佛法的追求和钻研之中。亲海大和尚浑身充溢着兰气息和玉精神,亲切庄严,古朴古韵,深受人们敬仰和爱戴。亲海大和尚数十年一心向佛,熟读专修六字大明咒,深悟上乘佛门大法。

 

    亲海大和尚以苦为乐,生活简朴,任方丈以来与寺僧随众出坡、上殿、担米背粮,凡事必亲历亲为,冬夏一身布衣不变。在外参学和办事时,吃面包喝矿泉水充饥。是亲海大和尚没有钱吗?不是。十几年年间龙泉寺修缮扩建的资金经其手有几千万元之巨,但亲海大和尚本着十方来十方去的宗旨,严格审计,严格支出,全部用于寺里的建设中,不浪费一分钱。他对己近乎苛刻,善用钱财却又视金钱如粪土,确已达崇高境界,十几年如一日,令人敬仰不已。亲海大和尚以自己对佛法精进持久的禅悟和慈悲为怀的弘法弘道,为这座千年古刹赢得了赞誉,善男信女幕名而来满意而去,现今龙泉寺香火鼎盛,这座千年古刹再一次迎来了它新的辉煌。

 

    所谓:“行禅心必坚,凡念俱消然。悟透佛门事,何愁不成佛。”从亲海大和尚住持龙泉寺之后,他便带领僧众爱山爱寺,建章立制,弘扬佛法,使龙泉寺成为一处神圣庄严、清馨纯净、引人向善的国内知名道场。他先后带领亲弘、亲禅、传普、传湛、传智、传道等法师,十余年间翻修、彩绘了龙泉寺大雄宝殿、毗卢殿、藏经阁、上下两院四栋配殿、老斋堂;建了仓库、伙房;创建寺后山门,整修寺院用青石方板铺盖了全寺院落;投资20余万元改地上立杆电线为地下电缆通电,电缆从山下放生池一直铺到山顶,既美化了龙泉寺的景致,又消除了安全隐患。

 

    他还带领僧众对殿东墙翻修,于殿西建斋堂外护坡墙,用大石300立方米。为解决防火及全寺用水,又投资20余万元修建地下流水渠80余米,修排洪渠道100余米,同时在寺后山处建蓄水池三座,蓄水量达1200余立方米。为防止环境污染,又投资10余万元建一环保型卫生公厕,为千山各寺观仅有。亲海法师对各项工程质量要求精益求精,各殿的彩绘历经十余年风雨剥蚀,依然新艳亮丽如故,令人赞不绝口。从1997年秋季开始,亲海法师劈山填涧,以非凡的宏大气魄破土动工兴建“华藏法堂”,相继投入600余万元,目前建筑主体框架及彩绘基本完成。“华藏法堂”占地3460平方米,高三层,背倚山峰,雄阔壮丽,建成后能容千人听经说法。亲海法师这一壮举,完成了龙泉寺几代人的夙愿,功德无量,必将载入史册。目前建设资金虽尚缺,但亲海法师没有被困难所阻,依然风尘仆仆与助手亲弘、传普法师一路奔忙,克服艰难险阻去完成心中的宏愿

 

 

 

编辑:妙澄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