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幢:刻在石柱上的佛经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8-10-08


(图:安徽宣城弘愿寺)


      公元一世纪左右,佛教从印度通过不同线路传入我国,对中国人的思想、文化和物质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佛教的广泛传播在不同程度上对宗教建筑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产生了诸如经幢、石塔等新宗教建筑。作为其中的一种类型,经幢由几个不同的渊源融合在唐代早期最终成型,经历了唐中后期的兴盛、宋代的繁荣,到元以后逐渐走向没落。因此,对经幢这种包含着丰富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建筑形式加以研究,对中国历史文物的保护和仿古建筑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经幢?

(摄影:慧德)


    “幢”之词为梵文和的意译,幢原是中国古代仪仗中的旌幡,是在竿上加丝织物做成,又称幢幡,原指佛像前所立用宝珠丝帛装饰的竿柱。

 

      由于印度佛教的传入,特别是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传入,将佛经或佛像起先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保持经久不毁,后来改书写为石刻在石柱上,因刻的主要是《陀罗尼经》,因此称为经幢,是源于古代的旌幡。经幢一般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主体是幢身,刻有佛教密宗的咒文或经文、佛像等,多呈六角或八角形。在我国五代二宋时最多,一般安置在通衢大道、寺院等地,也有安放在墓道、墓中、墓旁的。

 

      经幢的由来,根据《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中说:佛告天帝,若人能书写此陀罗尼,安高幢上,或安高山,或安楼上,乃至安置窣堵波中……若有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族姓男、族姓女,于幢等上或见,或与幢相近,其影映身,或风吹陀罗尼上幢等尘落在身上、彼诸众生所有罪业,应堕恶道、地狱、畜生、阎罗王界、阿修罗身恶道之苦,皆悉不受,亦不为罪垢染污。此等众生为一切诸佛之所授记,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经幢作为佛教传播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成为记载寺庙历史的重要载体,对研究寺庙起着重要作用,更加需要加强对经幢保护与管理。


经幢形制总结

图:安徽宣城弘愿寺


      很多寺院至今保留着古时留下来的经幢,例如杭州灵隐寺,从创建寺庙至今保存时间最长是双石塔双经幢,经幢石塔均为吴越末年遗留下来,是五代吴越佛教艺术中的珍品,是灵隐寺最古老、最有历史价值的建筑。

 

      经幢通常以单、双座形式在寺庙前面为主,除少数地区出现一个寺庙出现多个。经幢也有一大部分在庭院内或道路旁、塔基等。使用材料较为单一,构件简单,较少采用榫卯结构以致容易出现问趙。

 

       在研究唐宋元时期浙江遗存经幢的基础之上,通过有关视线分析理论,从建筑学的角度,系统地总结经幢平面、高度、材料、结构、构件形式等,详细分析经幢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及各构件。

 

      唐宋元时期经幢八边形是最主要平面形式。同时存在四边形、六边形、圆形等其它平面形式,但数量较少。唐宋元时期经幢体量逐渐加大,高度由低到高。因体量增大需要增加高度相应提高协调,到了宋朝经幢体量到达顶峰。

 

      经植由基座、身、植顶三部分组成,各部分有各自特点。基座唐早期一般不使用或采用单层须弥座,中后期间主要采用二层或三层须弥座,须弥座形式多样;幢身形式单一,周阻刻经,平面宽度、高度与经幢整体密切相关;幢顶构件总数随着高度增高而增多,所占经幢比重越来越多。


      经幢形制基本统一,仅少数经幢在不同部位的构件富有创造性,但也都是在符合经幢总体形制下所进行的适当创新,没有突破经幢的形制。

 

      经幢既是石雕刻艺术品,又是组合竖直向上体量奇特的建筑物,往往是娱神、礼佛的“佛的空灵世界”。构筑建筑空间与建筑“意境”相结合的空间环境,更是艺术的表现,建筑的空间环境的艺术表现,主要致力于某一特定的空间的气氛、情调、韵味的形成,而意境恰好是这一默契、和谐的直观统合。作为禅宗世界的崇拜物,籍以表现佛法权威和。佛教徒在欣赏石经幢艺术时,不仅会感受到建筑魅力的美学,更会激发佛法上的共鸣。



编辑:慧恒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