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幽香通三界 烧尽沉檀手自添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8-09-26

(图:安徽宣城弘愿寺)


炉香乍热

法界蒙薰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炉香赞

 

中国香炉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鼎”。中国古代青铜鼎有烹煮食物、祭祀等用途,祖先倾其所有,向天祈福,求神灵祖宗保佑自己的部落和国家平安,但这同今人所见的香炉还是两码事。

 

香炉在佛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与花瓶、烛台一起供养于佛前,被称为三具足之一。香炉亦为古代大乘比丘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器具,被尊为古代大乘比丘常随身携带的十八种物之一。


香炉的缘起


(摄影:王坚)


中国人焚香的传统历史十分悠久,古人燃香是为了清净环境,驱灭蚊虫,亦或用以消除秽气。赵希鹤《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记载:“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爵炉则古之爵,狻貌炉则古踏足豆,香球则古之鬵,其等不一,或有新铸而象古为之者。惟博山炉乃汉太子宫所用者,香炉之制始于此。”

 

“香炉”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文献中,在东汉蔡质所著的《汉官仪》中,就有关于香炉的文献记载:“女侍史絜被服,执香炉烧燻”。汉出现了这种博山炉,因造型像山而得名,博山相传是东方海上的仙山,博山炉盖上雕各种图案,有山恋、人物、动物等。当香炉中飘出袭袅香烟,就宛如神山盘绕终年的云雾。表达了人们对神仙生活的向往,蕴含着阴阳五行思想。

 

我国五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唐代文化具有划时代意义。因而吸引了中外学者的注意,并在该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


唐代香器的特点


(摄影:妙雨)


唐代佛教兴盛,各个阶层供香礼佛之气蔚然成风,作为供养器的香器,也出现很多新的样式,其品种繁多,造型各异,材质多样。香器已经广泛应用于佛教活动的多个方面,功用更为多样化、细致化,世俗化。从皇室行香祭祀、供养,到中下层老百姓焚香礼佛、祭祀、陪葬等活动。这一方面丰富了唐人的宗教生活,为唐人带来了精神慰籍,也推动了佛教的发展。

 

自汉魏多足炉以来,历代香炉都继承其带脚的样式,其意蕴犹在,只是造型更为简洁、美观。让人们在供香时,无论是在嗅觉或者视觉的心灵意境上,都达到美好的升华,使用香成为更美好的享受,而唐代香器的特点明显。

 

古代艺术家在香器设计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们不仅把香器作为加工的对象,而且将雅致、细腻的审美情趣赋予了香器。香器的造型、纹饰等多采用仿生或以大自然为题材,同时还巧妙地运用鎏金、錾刻、镶嵌等技术,这就增加了审美情趣。香器在造型、技术等各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同时还影响了周边国

家,尤其是高丽和日本的香器。


唐代佛教香炉的功用


(图:安徽宣城弘愿寺)


香炉在唐朝时期已成为供养佛、菩萨、金刚必不可少的一类佛具。即便如此,在佛教中,供养佛、菩萨、金刚等所使用的香炉是不一样的,使用香炉供养时,有时需要念有关香炉的咒语,咒语意在加持香炉执置坛内,烧香供养,以表虔诚。

 

在《观佛三昧海经》卷十中说:“愿此花香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化佛并菩萨,无数声闻众,受此香花云,以为光明台,广于无边界,无边作佛事。”

 

佛教追求清净,鄙弃污秽,佛教认为世俗中存在很多污移不堪的东西,影响修行,应当远离。因此,有的香器也被制造成辟邪的法器,被视为避邪免灾之物。


(摄影:妙祺)


唐代后期佛教香器的型制、材质及功用,随着当时政治、文化、审美情趣的变化而演绎发展逐渐走向世俗化。由原先用于礼佛、祭祀、辟邪等走向了公众生活。文人墨客们将香炉放于书房案头,读书时点上一炷清香,便有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氛围;抚琴弹瑟时袭袭烟香与悠悠琴音相伴,也添加了“绕梁三日泌人心”的美妙意境。毫无疑问,香器也成了文人雅士茶余饭后观赏、歌颂的对象。

 

“日照香炉生紫烟”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千古流传,作品描写庐山香炉峰上,初日映照,紫烟氤氲,瀑布高挂,飞流奔腾,展示了盛唐气象和时人对香炉的偏爱之情。在人们的生活习惯上认为香炉便是一件敬佛或是祭祖的礼器。殊不知香炉也是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灵性的香炉赋予人们更多的生命灵性,它穿越时光隧道,追逐并领略博大深远的历史文化。



编辑:慧恒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