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而不凡——浸透佛号的挂珠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8-11-06

 自我观照(摄影:妙静)


挂珠(摄影:妙祺)


一心向佛(摄影:妙甜)


夜晚的风,穿过门轻轻地吹拂到那一闭目的僧人脸上,可他面色未有丝毫变化。他手捻佛珠,捻一珠就诵一句佛号。一珠接着一珠地捻,一声佛号接着一声地念,就这样佛珠捻了一圈又一圈,似乎永远不会停止……


《牟梨曼陀罗经》载:“梵语钵塞莫,梁云数珠。是引接普遍根机,牵课修业之具也。”由是我们可知念珠不仅仅是念诵经文,更是修行自我观照的方法。


关于佛珠,最早起源于印度的璎珞鬘条缠身风俗,后来演变成佛珠的使用。在佛教经典中,一般都以《木槵子经》所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开示作为通说。


经云: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根,获无上果。


这种修行方法在东晋(317—420)传入我国,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记载有关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佛珠开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如《续高僧传?道绰传》载:“人各掐珠,口同佛号,每时散席,响弥林谷。”


从现存的实物来看,甘肃敦煌莫高窟中,有一尊十六国时期(304—439)的泥塑弥勒菩萨像,便是一尊颈部挂有佛珠的造像。此外,日本保存的《佛像图鉴》一书中绘制的唐代高僧像,使用佛珠者比比皆是。可以说,唐代以后,国人使用佛珠已经相当普遍了。清朝,官员的朝珠也都是由挂珠演化而来。


以使用方面来说,佛珠有三种类型:持珠、佩珠、挂珠相较于持珠和佩珠,挂珠就比较少见了,通常出家人之中,只有住持、长老、法会主持者及当家师才能挂珠子;或者出家受戒十年以上的法师才可佩戴挂珠。


挂珠通常为一百零八颗,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而法师们佩戴的挂珠也大不相同,首先它的选材就非常讲究,采用水晶、玛瑙、翡翠、珊瑚、密蜡、绿松石等材料。其次同串挂珠中的珠子颜色不能变化过大,子珠的色泽必须匀净,直径不可超过一厘米。在联缀时,每二十七颗子珠间嵌入一颗隔珠,在母珠的下方还会配有一种编织精美的“中国结”与美玉、翡翠等挂件组合而成的“佛头穗”。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流程,一串挂珠才算是完成,可谓万里挑一。 


但是如果过分追求珍稀材料制作的佛珠,为此荒废了修行,是不可取的。念珠是修行的工具,念佛、持咒存乎一心。“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佛珠的数量、构造和质料都只是助道的助缘,不可过于着相和执着:“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心系诸佛,珠可助道。


挂珠的具体佩戴也是非常讲究的,如果是当家师,挂珠须子挂在右边;知客须子挂在左边;住持大和尚须广挂在背后,称为拖珠。这是佛门规矩,亦是自我修行的照证。


因而能戴上这样一串挂珠的僧人,不仅仅要佛学造诣高深,更要德馨双全。


无论是在山林还是闹市,是在庙宇还是尘间,是珍贵的宝石挂珠还是质朴的手磨石珠,唯一从来不曾改变的是那慈悲为怀、济世普渡的菩提心。



编辑:妙文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