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与庙有什么区别?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8-11-07

寺院一角(图片来源:惜缘法师)


一花一世界(图片来源:惜缘法师)


寺和庙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寺庙及其相关设施约占一半,可以说是“历史文物的保险库”。而且,寺、庙建筑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非常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


现在人们一般把寺和庙组合起来读,称为寺庙,寓为佛教活动场所。但是在历史上这两个字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寺”是指官府,“庙”是指祖庙。后来,“寺”专指佛教的场所,供奉的是“佛”;庙则是指一般的庙宇,供奉的是“神”,或祭祀人们敬仰的已经逝去的圣贤。


最早的“寺”是指官署,是官吏办公的地方。如大理寺(掌管审谳平反刑狱的官署)、鸿肪寺(掌宾客及凶仪之事)、太常寺(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光禄寺(掌管朝廷祭享、筵席及宫中膳羞的机构)等。


而“寺”作为佛教的寺院,是从东汉开始的。相传永平年间,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至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永平十一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


再发展到后来,不管是为外国僧人还是为本国僧人所修建的住处都被称作寺了。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寺的建造越来越多。唐朝诗人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便是寺院在中国繁荣的真实写照。此时,寺院原有的机构职能逐渐淡化,佛教气息日益浓厚。在以后的时间里,尽管有些官署仍称作“寺”,如专管刑狱的大理寺,一直沿用到清末才改为大理院,但“寺”作为官署的影响并不大,在人们的心目中,“寺”早已成了僧人的住处和烧香拜佛之地了。


庙的历史比寺早,最初是指帝王、贵族祀奉先祖神位的宫室。晋人崔豹《古今注》云“庙者,貌也,所以仿佛先人之灵貌也。”庙是貌的谐音,古人认为在这里能够见到祖先之容貌,故把这样的建筑称为庙。


在秦汉时期,庙祀的对象已经极大地扩展了,“庙”的社会文化内容也得到了极大地丰富。随着社会的发展,庙已经不单单是祭祖的场所,其祀神和纪念前贤的内容越来越突出。前者如“城煌庙”、“土地庙”、“龙王庙”、“山神庙”等;后者如“文庙”、“武庙”、“关帝庙”、“岳庙”等。从这里可以看出,庙祀越来越多地表达了人们对于忠孝、信义、前贤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承载了十分强烈的精神寄托。


了解寺与庙的历史来源后,可以发现任何事物都是有转变的过程以及美好的寓意,所以不必纠结是寺还是庙,它们都是构成中华灿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尊重以及传承这些美好的文化。(大菩文化原创/整理,转载需经作者授权。)




编辑:妙文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