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那烂陀——珠海普陀寺之行有感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9-04-04

(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果仁)


(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果仁)


文章作者:喻熙哲


(转载自作者:喻熙哲,原标题:东方那烂陀——珠海普陀寺之行有感)


三月末,有幸受邀在珠海普陀寺工作和生活了三天,期间主持两场有关佛教文化交流活动,活动分别“第22次中韩日佛教文化交流会预备会议音乐会”,与“中国珠海普陀寺和韩国三光寺缔结友好寺院传统文化表演”,活动上精彩的表演充分向韩日的来宾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和佛教文化海纳百川、博大精深的魅力。

 

这三天对于一个对佛教充满好奇的人来说,是一个极其有意思之旅,每天除了工作以外,最大的兴趣就是吃斋听佛,在普陀寺的所见所闻真是大开眼界,对生活的理解上也有了更新的认识。寺内斋菜是寺院内的一大特点,寺内研究出来了一千多道素食的菜肴,每一道菜都是色香味俱全,每日斋堂里都有不同的口味,任香客在此免费享用,吃过一次就让人流连忘返,三日下来,我竟然胖了。

 

下面说说听佛的兴趣,寺院里面的僧人的文化程度都很高,都是大学本科学历以上,其中不乏研究生学历的僧人,且都是佛学专业毕业,每天的早午晚佛堂里集中念经是他们的必修课,诵经如同唱歌一般,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旋律优美,使人听过之后即便是不能心向往之,立地皈依,至少都能爱上这声音之美。

 

听佛的兴趣始于对佛教的好奇,进寺院的第一天晚上就在宗敬法师的指引之下,来到一个禅堂里听一位名为通红法师的僧人讲经。我进去的时候,禅堂里已经坐了几十个前来学习的善男信女,每个人都在讲着自己学习佛法的体会,在他们的前面坐着一位年轻的僧人(后来我知道叫通弘法师)一脸平静地聆听着他们的讲述,我随意找了一个座位坐下,本想好好听听究竟讲经是怎么一回事,是否如同影视剧里那样高深莫测,玄之又玄,不料没过几分钟,通弘法师竟要大家每个人都说说自己的感想,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真是把我急出了一身汗,心想:我能说啥?对佛学啥也不懂啊。很快就轮到我说了,想着法师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又听说佛教能让人心更加平静,达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再想到平日总是因琐事烦心,也就大胆站起来说“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佛法,希望可以找到内心平静的方法,云云”。

 

不知是否是通弘法师有心教化这个新来人的缘故,等大家都讲完了之后,他讲的也基本是围绕着如何可以达到内心平静的主题,记忆最深的是“想到什么就要去做,如果不伤害自己、别人、社会,如果你不去做的话就会产生懊悔”“人要达到出离的境界,比如说你身边有一个你特别喜爱的杯子不小心打碎了,碎了就碎了,你的心也不会为之所动,因为已经碎”,“解脱达到极乐,如果一味地让自己沉浸在痛苦之中,这样的话极乐其实也很难会实现,应该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这些道理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听完后觉得豁然开朗,原来佛学也非我想的那样深不可测,其实就是我们怎样好好生活和工作的道理,法师能够用显浅的语言阐明高深的禅机,这才是真正的大彻大悟。当晚就感到此次普陀寺之行并非仅仅是主持活动那么简单,而是冥冥中安排的一次我与佛的对话,而此次对话也将在我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我对此深信不疑。

 

而讲经并不是普陀寺仅有的公开课,寺内还为香客们提供有古琴课、书法课、茶道课等等传统文化的课程,香客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曾经看过的《大唐西域记》里的那烂陀,它是古印度佛教寺院及学术中心,唐朝的玄奘法师西天取经最终的目的地就是那里,那烂陀所在国家的国王举全国之力供养寺院,鼎盛时期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僧侣一万多人在这里学习佛法、天文、农学等知识,堪称当时全世界智慧的明珠,而玄奘法师也是从这里带回了75部佛教经典并翻译为中文,与华夏文明碰撞出别样绚丽的火花,随后也传到了韩国和日本,进而影响到了全世界。

 

而现在的珠海普陀寺全寺尽管只有几百名僧人,远远不及那烂陀全盛时的辉煌,但这里的僧众的的确确是为了佛学,为了探求世界和人生的奥义而皈依佛法的,不然怎么能够解释有2000多名义工自愿每日在这里为寺院服务,又有那么多的香客在这里虔诚朝拜,以及召开世界级的佛教交流活动?想必这就是珠海普陀寺的魅力所在吧,探求智慧和人生、宇宙的价值意义,或许在未来的日子它也能成为那烂陀,成为传播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东方那烂陀,住满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玄奘”。



编辑:果时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