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寿安寺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1-10-13

[寺院胜景] 

上海寿安寺(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寺院风光(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寺院简介

 

    长江自西向东流经九省市,横贯整个中国。它自源头带来的金沙,一路上顺流而下,却在入海口处留存沉积。是江面骤然开阔,流速降低而沉积,抑或是东海咸潮顶托而留存于此,此留待专家考证。总之沉沙越积越多,渐渐浮出水面,由小沙洲而汇成我国第三大岛——崇明。论历史,前后不过千余年,有涨有坍,从唐时的东沙西沙两洲算起(公元784——805年),随着百姓上岛开垦土地,捕鱼打柴,定居生活,佛教也就在岛上兴建寺庙。虽然,崇明设镇要迟至五代之初,可见先有佛教在此建寺而后有崇明之名。

 

    最早上岛弘扬佛法的有道成和尚建奉圣寺,妙巩和尚建兴教寺,或因沙洲坍陷而随之沉没,或因时代变迁而荡然无存,迄今无影无踪。俱往矣!是人间沧桑?世事无常?佛法说“无常既常”。

 

    崇明四大丛林之唯一尚存于世者,唯寿安寺矣。宋淳祐年间(公元1241——1252年),来自长江上游两位高僧模法师和俦法师,慧眼不凡,悟性高超,勘鳌山之奇特,风光秀丽,眺堤外之气势,烟波浩淼,虽时有浪拍云天之狂涛,亦可赏水洁风清,海天一碧之旷远。正是人世间种种表相之综合。考察到崇明沙洲时涨时坍,感悟佛法所说“成住坏空”正是最好诠释。遂插枯竹于此,祝祷曰:“若所见不虚,当建佛寺于此,枯竹重现嫩芽之日,即为兴寺造像之时。”不数日,枯竹果然报春,两僧遂于此募化建寺,名曰“富安寺”。祝祷当地百姓富足安康也。元延佑五年(公元1318年),改名:永福寿安寺“。而后,又多次坍没,沉入海中,于是随县治迁移,伽蓝也多次迁建。

寺院历史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僧道元插草唱缘,重建寿安寺,十方鼎立赞助,知县何懋官亦竭力维持,建成了大雄宝殿九栋十三架,气势恢宏,琳宫焕然,前有天王殿,后有三圣殿,东西两侧有厢房多间,规模空前,香火鼎盛,此既今日寿安寺之旧址也。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有观音大士像浮海而未,众人咸称神奇,总兵张大治置地一顷有余,扩建之。复造金鳌山,玉莲池,植紫竹于其后,并植银杏两株,今已定为“上海市一级古树名木“。寿安寺因而成为崇明岛上唯一留存之历史悠久、风景宜人的大丛林,正可谓是硕果仅存。

 

    20世纪初,古寺颓败,殿宇倾圮,僧众星散。幸了道法师参学后返崇殚精竭虑,惨淡经营,弘扬净土宗风,影响所及遐迩闻名,当时崇明、启东、海门一带信徒众多。寿安寺亦宗净土。而后战争频仍,寺宇累兴累废。亦有社会不法势力,以废教兴学为名,强占寺产,驱散僧众,末法时代遭难多多,举不胜举。1949年后,历次运动中,强令铁佛,香炉,大钟充作炼钢原料,文物破坏殆尽。特别是十年动乱,史无前例,寺庙被彻底摧毁,荡然无存。幸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仰仗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之光辉,寿安寺重又迎来枯竹报春的好时光。1982年12月,上海郊区十县中,寿安寺率先对外开放,700年古刹重光,再转法轮。

 

    1989年5月29日,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老居士,在上海佛协会长真禅大和尚陪同下,视察崇明,在寿安寺,朴老欣然命笔,题词曰:“如来无量寿,净土万年安”并为大雄宝殿题额,寿安寺就此增光不少。

 

    1999年8月28日,缅甸华人陈梁传先生向寿安寺捐赠重15吨,高3.7米,宽2.2米的缅玉释迦佛坐像一尊,以及同根同质小玉佛250尊,是日下午3时20分正当玉佛安座之时,忽见大佛上空祥云辐辏,呈现护法天龙敬贺瑞像,前后达半小时之久,令数千名目击者惊叹不已。

 

    1999年11月大雄宝殿落成,广愿法师升座,玉佛楼奠基,寿安寺三喜临门,翌年5月,玉佛楼动土开工,年底告竣。2001年元月二日,寿安寺举行玉佛楼落成暨玉佛圣像开光庆典,这是崇明县佛教史上规模最大、出席人数最多的一次大型佛事活动,这不仅在寿安寺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崇明县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具体体现。而今寿安寺,前有玉佛楼,后有金鳌山,“金玉满堂”的美名不仅享誉崇明,亦为海内外信众所向往。

 

    岁逾七百、地占22亩的寿安寺,殿堂气势恢宏,佛像神圣庄严,法幢高悬,慧灯长明,环境山明水秀,每逢香期,信众云集,比肩接踵,香火之盛,前所未有,今日寿安寺是崇明佛教徒学佛的最佳去处,不愧为崇明岛上佛门明珠。

 

当今主持

 


惟觉法师

 

    惟觉法师、上海市崇明县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上海市崇明县寿安寺监院。

 

 

 

编辑:一休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