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梵呗的华化

来源:中国音乐(季刊)2012年第3期发布时间:2019-12-26

原标题:佛教梵呗的华化

自古以来有许多的文史资料中都谈到佛教音乐华化的问题,也有许多的学者都谈到佛教音乐华化的开端“渔山梵呗”的真伪问题,以及佛教音乐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至唐代时佛教音乐彻底华化。


中国的佛教音乐及梵呗的根源来自古代印度,在许多佛教经典中多有描述佛教音乐在印度非常盛行,如(梁)慧皎《高僧传·鸠摩罗什》载:“天竺国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弦为善。凡觐国王,必有赞德,见佛之仪,以歌赞为贵, 经中偈颂,皆其式也。”这段话是著名的译经家,中国大乘佛法的传播者,天竺国的鸠摩罗什(343-413 年)对其门下弟子僧睿说的一段话,说明了古印度的传统是非常看重礼仪的,礼仪中的辞文韵律,都要能够用音乐来伴奏。国王接见人民时必须用歌声赞颂国王的品德;礼拜佛时的一切活动, 同样用歌声来赞叹佛德为最好的形式。佛经中的偈颂,都是继承了这种传统方式。


当佛教传入中国后,这些佛教传统仪式中各种赞咏的梵呗也应该随之传入中国,但是,由于语言的问题而无法被中国人接受而流传,如梁朝会稽嘉祥寺沙门释慧皎(497-554 年) 撰《高僧传》中云:“自大教东流,乃译文者众,而传声盖寡。良由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用梵音以咏汉语,则声繁而偈迫;若用汉曲以咏梵文,则韵短而辞长。是故金言有译,梵响无授。”这是一段被引用说明佛教音乐华化困难之处,也是广泛地被引用的一段话,从这段话中可以说明:佛教传入中国后佛经的翻译非常广泛,卓有成就。


但是佛教中的音声、梵呗或赞咏传播得很少。其原因是梵文的读音是许多个音素表示一个字,因此这个字的读音中有高低抑扬的成分;而汉语大多是一个读音就是一个字。如果用印度音乐曲调填写汉语来歌咏赞叹,则曲调长而歌辞短,即曲长字少,词曲无法配合;如果用梵语填写中国曲调,则梵文构词繁复,中国曲调短,即曲短字多,词曲无法协调,因此,佛经翻译顺利而梵呗一直没有传播。


其实之所以梵呗没有在中国传播扩大是因为语言性质的不同,即梵汉不能对译。直至“始有魏陈思王曹植,深爱声律,属意经音。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渔山之神制。于是删治《瑞应》、《本起》,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其后帛桥,支籥亦云祖述陈思,而爱好通灵,别感神制,裁变古声,所存止一十而已。至石勒建平中,有天神降于安邑厅事,讽咏经音,七日乃绝。时有传者,并皆讹废。逮宋齐之间,有昙迁、僧辩、太傅、文宣等,并殷勤嗟咏,曲意音律撰集异同,斟酌料例。存做旧法,正可三百余声。自兹厥后,声多散落,人人致意,补缀不同。所以师师异法,家家各制。皆由昧乎声旨,莫以裁正。”③文中说明关于魏陈思王曹植依佛经《太子瑞应经本起经》中的内容,用中国语言创制了“渔山梵呗”,这是印度佛教音声、梵呗华化的开始,从此后的高僧、帝王纷纷模仿“渔山梵呗”用汉语而创制各种佛教梵呗赞咏。


“渔山梵呗”象征着印度佛教音乐在中国华化的开端,对于这一问题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真,有学者认为是一个传说。“渔山梵呗”的曲调、旋律、歌辞特征是何种情况,现在已不得而知,但是中国佛教中保存了较多的传统梵呗既然都是历史中华化的梵呗,就有其梵呗的共同特征。(节选自: 傅暮蓉 中国音乐(季刊)2012年第3期)



编辑:贺雪垠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