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梵呗华化之始考辨

来源:中国音乐(季刊)2012年第4期发布时间:2019-12-26

原标题:佛教梵呗华化之始考辨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渗透在中国的哲学、宗教、语言、习俗、音乐(市井及民俗文化)等各个方面,成为了中国 传统文化,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时代的今天,在物质时代的今天,许多人也许对佛教“救度众生,不求余果”和“利他为乐”的大乘精神观念已然淡漠,但是对于佛教梵呗幽深寂然、超凡脱俗的独特音调,无论是佛教徒还是俗家众生,都为之倾倒。


梵呗中所包括古印度的哲学思想、宗教意义、佛教的音声修持、语言规律、音乐系统等各个方面的内涵深深吸引着各类人群。梵呗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古今中外的许多 人认为是三国魏曹操之子曹植的功劳,是他创制的 “渔山梵呗”开创了佛教音乐梵呗华化的里程碑。但是,也有许多人认为这只是一个传说。关于曹植是不是“改梵为秦”创始人的争论,自古至今争论不休。


梵呗,佛教法事音乐的代名词。“梵”的原义为颂,来自婆罗门文化的核心,真言、咒之义,后引申为作礼仪和唱赞歌而获神力的人;此后“梵”的概念愈来愈广,愈来愈复杂,继而 “梵”的概念发展为世界之源,人类生命之根本,世界的本质, 天地之运行;“梵”为虚空,遍布一切,等等。而“梵音”之义 是:“其有音声五种清净,乃名梵声。何等五?一者其音正 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澈,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周遍远闻。具此五者,乃名梵音。”


梵音声者,有其二种:一约教 义明其音声,二约佛德以辨音声。约教义者,如《十住经》说, 如来有八种音声,一谓见苦,二谓向苦,三谓见习,四谓向习、五谓见尽,六谓向尽,七谓见道,八谓向道。此约教解名日声 也。二约佛德辨音义,音者响也,声者对质辨质,故二不同。音者有其八种,如《十住经》说,所谓梵音,一不男音,二不女 音,三不强音,四不软音,五不清音,六不浊音,七不雄音,八 不雌音。又梵音者:言种种梵音者,即八种梵音:1.最好声,其音和雅,如迦陵鸟;2.易了声,言辞辩了;3.和调;4.柔软;5.不误;6.不女;7.尊慧;8.深远。、言俱枳罗者,亦云都吒迦,此云众音和合,微妙最胜,皆爱语之具。随心说法,应在后偈,随世所宜,应在前偈。


而“呗”是梵语Pathaka(婆陟)之音译,意译为“赞叹”、“止息”、“止断”、“圆满”、“皎正”等。古印度统称歌咏十二部经,不管长行、偈颂都称为“呗”。《高僧传》卷十三“天竺方俗,凡是歌 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上,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 梵音。昔诸天赞呗,皆以韵入弦管”。又《法苑珠林》云:“寻西方之有呗,犹东国之有赞。赞者,从文以结章;呗者,短偈以流颂。比其事义,各异实同。是故经言' 以微妙音声歌赞于福德',斯之谓也。”


又《法华文句记》卷五云“:呗者,或云呗匿,此云赞颂。”又《高僧传》卷十三:然东国之歌也,则结韵已成詠;西方之赞页,则作偈以和声。虽复歌赞为殊,而并以协谐钟律,符靡宫商,方乃奥妙。故奏歌于金石,则谓之以为乐;设赞于管弦,则称之以为呗。夫圣人圣人制乐,其德四焉:感天地,通神明,安万民,成性类。如听呗,亦其利有五:身体不疲,不忘所忆,心不懈倦,音声不坏,诸天欢喜。


又《翻译名议集》卷四:呗匿,或梵呗,此云止。若准律文,呗匿如法。《出要律仪》云:如此郁鞞国语,翻为止断,又云止息。由是外缘已止已断,尔时寂静,任为法事也。或婆陟,讹也;梵云婆师,此云赞叹,梵天之音,善见云听汝作呗。呗,言说之词也。《法苑》云:寻西方之有呗,犹东国之有赞。赞者从文以结章,呗者短偈以流颂。比其事义,各异实同。婆沙意耳以三契声颂所解法,佛赞善哉。《珠林》:齐僧辩能作梵契等。《音义》云:契之一字,犹言一节一科也。《弘明集》“颂经三契”,“道安法师集契梵音。”


以上是从字面上理解“梵呗”的含义,是从声音的角度去描述“梵呗”的音响状态。“梵呗”之所以有此称呼,是有其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外缘已止已断,尔时寂静,任为法事。”这是能出“梵呗”之声僧人的首要条件,即“禅定”、“三昧”状态下所唱出的赞咏声是“梵呗”。只有在禅定(三昧)状态下唱出的音声,才能达到:其音和雅、清澈深满、周遍远闻等效果,才能符合戒律,合与法。既然是禅定、三昧状态之下的音声,才能称“梵呗”,其禅定、三昧又是什么意思呢?禅定、三昧是佛教中最常见的名词。


禅定(三昧),是佛教中最常见的名词,是所有佛教徒由博地凡夫走向成佛涅槃目标的基础台阶,也是佛教徒向往的  一个境地。“禅”是“禅那”的简称,是汉语“静定”之义。在唐 代之前汉语译为“弃恶、功德丛林、思惟修”;唐之后被人们称“静虑、思维、摄念、定。”《大乘义章》中曰“:禅定者,别名不同,略有七种一名禅,二名定,三名三昧,四名正受,五名三摩提,六名奢摩他,七名解脱,亦名背舍。禅者,是其“中国之言”。


禅定(三昧)是大小乘佛教共同修持证悟的方法。佛教中通常的观点认为:一切悉心静虑的修持都是“定”,而“禅” 是专指思维修,对一种境界或对象进行详密思维的观察,以一心而生“定”。实际上“禅”是“定”的一种,因为只有“定”才能“观”,才能引发智慧。因此,禅、定都是对调整身体的功能和心的驾驭时所引发的不同意识状态和方法的称呼,即所对应修证法门的功能,层次不同的名称,“禅”和“定”各有不同的含义,但最终的目的是定,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观”,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通常将它们视为一体,称“禅定”。


由于禅定的修持必须通过每个人自身内证的体悟,而世间的人们的个体都各不相同,从而每个人修习禅定的体验也各不相同,如观境相的差异、步骤和方法不同、流派不同、师承不同所产生了区别。通常中国大乘佛教中的方法和体悟大约有四禅八定,又名九次第定。


初禅,是修行者从调整呼吸开始,用“六妙门”即安那般那的方法分步骤进行数、随、止、观、还、净。数思调整气息, 让呼吸出入自然,心中计数,一呼一吸记一数,从一至十,再从头记数,这种方法可以让人收心摄念,专注于呼吸,因为欲界的众生心多散乱,妄念不断,用数息可以制止其散乱,散乱只要停止,就可以入定。


随息,当修行者因数息而让心暂时安住,但是仍然没有禅定,记数有漏记,便不再数息,心只观注呼吸,呼入知入,呼出知出,长短粗重,全都知道。止,随着控制呼吸,心系一境,不再散乱。但未达到禅定,如果心依随息,就会起心动念。因此,舍随息修止,心专注一境,禅定自发。观,心久住止于一处,容易昏沉瞌睡,这时要集中心力, 观察自心和呼吸,转换妄念。还,观自心念念皆不可得,且不加功力,回到心念清净的属体上。净,此时没有任何境相,幻相,心无所依,妄念不起。通过安那般那的“六妙门”的修证, 就可以达到初禅,进入四禅八定。这时的人们能够心境宁静,统一精神,集中一点思虑,没有散乱纷杂的意念,从而引发生命本能中的快乐如十功德和十六触,没有了鼻、舌二识, 舍离了五欲,除掉了五盖,身体轻如云影。


二禅:修行者眼、耳、身识都消失,只有意识,心已不再观察,清净无比。


三禅:这时的修行者只有意识和源源不断的清净快乐。


四禅:进入四禅的修行者心如明镜止水,没有苦、乐、得、失,清净朗然。


以上的四种禅定,还没有舍离色界,如果想修行更加一层,就要修行更深的禅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灭受想定。


以上的四禅八定九个层次是佛教觉悟的基础,是证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的桥梁。而一切的禅法的重要核心都涉及“观”和“止”,华严字母的实践主要是“观”门。


四禅八定的九个层次,是佛教中最基础的禅定修行,自东汉永平年间(公元75 年)佛教传入汉地起,作为佛教徒重要的修行方式禅定也逐渐传播四方。《楞伽经》中的有四种禅: 凡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真如禅;诸如来禅。中国本土佛教天台宗有园顿止观;渐次止观;不定止观。中国禅宗中有无味禅(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和禅三宗(息妄修心宗、泯绝无寄宗、直显心性宗)等,禅定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流派、不同的经论和不同的僧人处,呈现的面貌和名称,多姿多彩,其内容的构成亦是百花齐放,但是无论给禅定冠以何种名称,它都是从古印度的本土文化“沙门”的传统瑜伽术发展起来的,其中最核心的环节“观”是华严字母作为陀罗尼门的实践和运用。因为我们人类生活的物质世界上所经历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条件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任何事物和现象都不会发生发展。而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有存在、住、坏、灭的过程,这是因缘的作用,凡事因缘而生,缘散而灭。


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依一定条件和合而生,产生了社会、人类、人生,进而产生了各种精神现象。佛教的各种理论和各个派别,都从“缘起论”的无明、业、缘起、受用缘起、分别自性缘起等理论,作为自己的宗教观和宗教实理的理论基础。在明白了这些佛教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佛教的禅定,将心持续在一处而寂定不动,以便制止外界的一切爱憎的诱惑,不着在事物的表面而攀缘,面对内心的七情六欲和世间的生死诸相,概不动心,由戒而定,进而生发智慧,走向菩提觉悟,证得涅槃,永绝烦恼。


据此可知,“梵呗”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歌唱与赞叹,它是要求有很高的佛教修持实践,能够让修持者远离散乱昏沉, 将心停于一个境界,将心止于一种境界,息灭了妄念和烦恼邪见,将自心拂拭干净,如明镜样观察分析宇宙人类的一切真相,引发真实智慧,无我、无贪、无嗔、无恨,身心净化后,所唱出的赞叹之音,是“梵呗”,只有这种境界中所出的声音,才能被称为“梵呗”。(节选自: 傅暮蓉 中国音乐(季刊)2012年第4期 )



编辑:贺雪垠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