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呗《华严字母》的历史渊源

来源:上海大学发布时间:2019-12-26

原标题:梵呗《华严字母》的历史渊源

《华严字母》诞生的历史非常悠久,具体的产生年代已经没有详细的文献资料能够考证,但是据说是古印度时期佛陀释迦摩尼讲经时所使用语言的字母,共有四十二个。由于四十二个字母完整的出现在《华严经》的《入法界品》这一品中,因此被称为《华严字母》。 


至于佛陀讲经时使用的是何种语言,现在多位著名学者已经考证出了明确的结果,通常认为是古印度的巴利文。如季羡林先生在他所著的学术论文《原始佛教语言问题》中有着明确的的考证:“据锡兰佛教徒的传说,现存的巴利文<大藏经>就是摩哂陀(阿育王的弟弟,一说是他的儿子)带到锡兰去的,而巴利文也就是摩揭陀语,换一句话说,巴利文就是佛所说的话,而巴利文<大藏经>也就是佛教的唯一正统的经典”。从上面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季羡林先生明确指出了佛陀讲经时用的是巴利文,也就是说佛经的最初传播时用的也是巴利文。


再如周有光先生在《世界文字发展史》中写到:“佛陀释迦牟尼自己在公元前6世纪传教用的语言,是佛教圣地摩羯陀的俗语。这种俗语,经过佛教经典的洗炼,成为佛教的神圣文字'巴利文'。阿育王提倡佛教,俗语文字在阿育王时代的势力盖过了梵文。”季羡林先生在《原始佛教语言问题》一文中也特别强调了 “早期佛教使用的语言不是梵文而是巴利文。”可见释慧皎法师在《高僧传》所说的“自大教东流,乃译文者众,而传声盖寡。良由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这段文字中的“梵音”是对古印度语言的泛指,这完全可能是古时信息交流通汇不像今天这样便利,古人还没有能力对古印度国度中的各种不同的语言作严格的区分。由此可见,《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记载的四十二个字母即“华严字母”为古印度巴利文的拼音。 


《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汉传佛教翻译的经典中重要的一部,其篇幅非常庞大。现在我国汉传佛教中的《华严经》是由古代高僧翻译的汉语版本,常见的有三个版本即:晋译华严——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公元 418)佛陀跋陀罗首译《华严经》五十卷(后开作六十卷);唐译华严——唐武后证圣元年(公元695)于阗实叉难陀奉诏再次翻译,历时五年翻译了《华严经》八十卷,三十九品;唐德宗贞元十一年(公元 795)般若三藏所译的《大方广佛华严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相当于八十华严《入法界品》,后称为四十华严。


据史料记载,由于造纸与印刷技术还没有发明,因此古印度时期佛经是记录在“贝叶”上的,这是一种植物的叶子。可见当时的文字的记录方式与保存都是非常不易,因此当篇幅庞大的《华严经》在向东方传播的过程中,有所遗失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从东晋时期传入中国的“四十华严”与唐代时期传入的“八十华严”并非完整。唐代的后期,乌茶国进贡时又带来了《大方广佛华严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四十华严”。“四十华严”的内容只有《华严经》中的“入法界品”,但是与“八十华严”的“入法界品”相比,“四十华严”的内较为完整。著名的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在研究了《华严经》的这三个不同版本之后认为,“四十华严”的内容补充了“八十华严”中“入法界品”的不完整,因此他建议在诵读完“八十华严”的第 59 卷后接读“四十华严”,这样共诵读 99 卷,后被称为“一百华严”。弘一法师的建议弥补了传入中国三个版本《华严经》在流传过程中所遗失的内容。 


江苏扬州高旻寺的“华严法会”诵读就是“一百华严”,因此高旻寺举行的华严法会所用的时间较长,法会的规模也较其他寺院大,通常需要二十五天左右。在高旻寺每年举行“华严法会” 时期国内外其他寺院都会有僧侣参加。由此而见,高旻寺华严法会上演唱的“华严字母”在国内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节选自:徐菲 论中国汉传佛教梵呗“华严字母”的音乐特色 )


编辑:贺雪垠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