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6日,在四众弟子共同努力下,本性禅师将慈航法师圣像分身从台湾迎请回归泰宁祖庭供奉。并接受泰宁佛教界礼请,出任庆云寺住持。本性禅师发心启动了泰宁庆云寺的重兴大业,在各界的护持下,功业正稳健地得到推进。
庆云寺重建了起来,但并不意味大功告成。本性禅师认为,庆云寺远在峨嵋峰上,怎样才能将慈航法师的香火继续?为此,他在庆云寺大雄宝殿落成庆典上充分表达了他的这一宏愿:誓愿将庆云寺建成一座佛教圣山,一个佛教圣境,一座较大规模的以实修实证为主,理论学术研究为辅,既传承历史优秀传统,又锐志适应时代创新的佛教圣城。
顺应当代禅文明发展的潮流,本性禅师充分利用泰宁峨嵋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优势,建有数栋小巧玲珑、别具特色的庆云禅居。禅居以佛教文化为主题设计布置,将禅宗理念融入当中,呈现“闲静、自然、幽雅、朴素”的精神内涵。
庆云禅居毗邻庆云寺,一条木栈道的两旁是天然大草坪和苍翠松树,早晨行走吸一口新鲜空气,心神旷怡。坐在观景台上阅读禅书,偶尔看看窗外如画美景,更是让人心神宁静。黄昏的时候,当游客退去,只有僧人缓缓而行,佛门的清幽之感油然而生,晚上有时和高僧一起参禅悟道,静下心来听高僧说世间万事,感悟人生,都是求之不得的感觉吧!
另有尚书第禅居是庆云寺别院,位于泰宁古城尚书第胜利一街古建筑群中,小巷幽深,静谧悠足。为遵循禅宗意境的结合,禅居内备有禅书、禅茶、咖啡等多种饮料,配上笔墨纸砚与焚香味道,充满了古典韵味。让人在喧嚣的都市中,静下心来,拾得禅意。
泰宁庆云寺之春
泰宁庆云寺之夏
泰宁庆云寺之秋
泰宁庆云寺之冬
建起来的禅居,不定期地举办禅修班。“离凡尘最远,和心灵最近”。办禅修班的初衷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引领信众从闻思修与戒定慧入三摩地,成就信众深度修学,开启佛法的智慧光明。
泰宁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湖、溪、山、谷遍布辖区,各具特色。本性禅师苦心经营的禅修静心之旅,与泰宁的灵性山水相契合,与泰宁的“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相契合。
“静心”体现了现代旅游的一种内涵,既契合了泰宁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又符合了当代人们的精神追求。
新一届泰宁县委、县政府在2017年年初的旅游产业大会上,提出打造泰宁“中国静心之地”,并将正式列为今后旅游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把“静心”的主题形象,融入到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文化发展、业态培育等工作中,不断丰富“静心”内涵,让游客在泰宁处处感受“静心”,真正能够“静心”。(文章节选自《心月孤圆》,由宗教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戎章榕为知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