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录 | 姚治华教授:佛教人才不应该分“出家”与“在家”

来源:菩萨在线      发布者:贺雪垠      时间:2019-09-09

姚治华.jpg


中国佛教“走出去”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历史的必然。决定佛教“走出去”的核心因素是什么?中国佛教有哪些优势?


我们邀请了香港中文大学姚治华教授,跟我们谈谈中国佛教怎样走向世界舞台。


Q:回顾您的教学经历,您认为出家学生和在家学生有什么不同?            

A:简单来说,一方面,这些出家学生学习佛学时,非常投入、专注。另一方面,他们能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时间比在职学生还少,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出家学生占比很小的情况在国内外大学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因为他们往往被寺院委以重任,很早就承担大业。


Q:中国佛教“走出去”,主要依靠什么?

A: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中国佛教“走出去”,主要依靠僧才。培养僧才是大工程,刻不容缓,但也不能急于求成。


在欧美国家,佛教其实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佛教强调人文关怀,很受知识阶层喜欢。1960年,禅宗曾在欧美掀起热潮,并且影响至今。除了禅宗,佛教还有很多值得深度挖掘的点。这是值得学界和教界思考的。


此外,佛教对于处理当今的文明冲突、文化冲突,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佛教也能融入当地环境,因地制宜地生根发芽。


Q:中国佛教对外弘扬过程中有哪些优势?

A:中国内地的出家众数量在全世界的佛教团队中占明显优势,这也是中国佛教的优势。弘法主要靠僧才。我们现在需要提高出家众的整体教育素质,以及对佛教的全方位理解,包括学术素养。


1.gif


Q:中国佛教“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

A:语言是一方面,但语言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文化或观念上的差异,才是中国佛教“走出去”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


Q:国际化的佛教人才培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A:首先要学好英语。英语的主导地位是有历史原因的,也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现实处境。但我们“走出去”的不只是语言,还涉及到整个佛教经典,尤其是汉语文献。将汉语转译成英语的过程中,语言的转换会造成信息失真。所以,我们既要学好英语,也要吃透佛教经典。


“走出去”是一方面,“引进来”是另一方面。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我比较建议有汉语背景的法师和学者,花精力研究梵文、巴利文、藏文等语言形式的古典文献。因为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并且当下佛教研究主流以印度佛教为主。这些历史和现实因素,都是不可忽视的。


现在,还有很多经典需要被翻译成汉语,需要翻译的量很大。除了翻译经典,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古典语言的训练。目前,我们正在做翻译工作,但进展不够快,需要更多专业人才参与进来。


2.gif


 Q:为更好地培养佛教人才,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的佛教英语交流基地落户广州。自2017年起,基地每年都会举办佛教英语培训班。您曾多次深入参与培训班教学工作。相比往届,本次英语培训班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

A:今年和去年的课程安排不太一样。去年是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分小组翻译《六祖坛经》。虽然《六祖坛经》之前有不少英译本,但在这基础上再出一个英译本也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事实上,这个项目是短期内难以完成的。


佛教界一直强调僧才培养。所以今年出家众比重增加了,授课方式也以演讲、讲座为主。可以说,今年的课程更务实。


Q:您认为佛教英语交流基地怎样才能更上一层楼?

A:这个项目不能急于求成果,培养佛教人才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当然,佛教英语交流基地现在也正是这么在做的,并且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


佛教应培养各方面的佛学人才,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培养、善用人才。不管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需要训练的不仅是语言,还有佛学背景。在课程安排上,不能过多地考虑将在家、出家众割裂。(图:卢鹏宇 李金洋 文:张妙)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