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法师:佛教中国化新进程,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上海佛教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9-09-08

微信图片_20191015171820.jpg

北京天安门夜景


时维新中国七十华诞,世逢华夏复兴之际。我们在如此重要的时刻,重新思考佛教中国化新进程,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上海佛教,自检佛教中国化的地域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佛教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已超过两千年,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的中国化是一个历史的、延续的、动态的融会过程,我们在牢记初心、秉承传统、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要开拓创新、适应时代、继往开来,脚踏实地坚定走出一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发展道路。

 

一、世出世间:佛教中国化新篇

佛教中国化,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命题。言其古老,是因为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与本土文化相交相融,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历史的、延续的过程;言其年轻,是因为在新时期的历史环境中,佛教如何继续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相发展,这是一个有待探索、有待研究的新课题。

 

历史上,汉明帝夜梦金人,白马驮经,自此,佛教中国化进程拉开了序幕。在早期佛教传播过程中,深奥的佛教义理通过格义方法比附儒道思想,为大众所接受,形成了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态势。之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佛教从僧团建设、义理研究、政治文化等方面,不断与中国社会相适应,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汉传佛教体系。在僧团建设方面,不同于古代印度佛教托钵乞食的传统,百丈怀海禅师为适应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首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并重丛林制度,成为中国佛教制度的一大特色。在义理研究方面,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义学,到隋唐时期性、相、台、贤、禅、净、律、密的开宗立派,汉传佛教积极吸纳儒家和道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哲学思想体系,对印度佛教进行自觉地选择与吸收,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政治文化方面,佛教被纳入国家事务管理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僧官制度、度牒制度、僧籍制度,并在绘画、音乐、文学、诗歌、建筑等方面,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中国佛教文化。

 

近代以来,在西方思想的冲击下,社会文化经历“现代性”蜕变,逐渐形成中国的“时代精神”。近代佛教的发展是在世界佛教世俗化、现代化的潮流和语境下进行的,大致来说具有这些特点:它是理性主义的、关注现世的、关注人生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太虚大师立足于中国佛教传统之上,提出人生改善、后世增胜、生死解脱、法界圆明的世出世间圆融次第,重视“人生”的改善与“世间”的改造,鼓励僧俗大众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在太虚大师的思想基础上,1983年,赵朴初居士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上,作了题为《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工作报告,将人间佛教思想发展为关怀社会、建设人间净土的思想。自此以后,人间佛教思想作为中国佛教的指导思想而为教界普遍接受,它是近代以来佛教正面应对现代性挑战所做出的积极调适。

 

时至今日,中国社会已经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发生了深刻变化。佛教在新时期的中国化进程,不能仅仅简单承袭历史遗产,而是需要针对新形势、新需求,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走出一条与新时期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路。

 

二、七十载回眸:建国以来的上海佛教

上海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国际化都市,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就开始步入城市化发展的道路,成为中国近代佛教弘法活动、文化活动的重镇。20世纪20年代之后,上海可谓高僧辈出,大德如林,居士佛教也得到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佛教与近代社会模式相适应的典型表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旧式的官寺、私寺与民寺的区别就基本消失了,寺院之间仅有地域、空间的区别。随着上海的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上海佛教的都市化倾向更加突出。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上海佛教界全面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恢复寺院道场建设,振兴僧伽队伍,积极探索上海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20世纪80年代,上海佛教协会恢复寺院开放,并恢复上海佛学院、上海佛教居士林、上海佛学书局,编纂出版了一系列满足信众需求的佛学书籍,使具有都市佛教色彩的居士修学活动得以正常开展。上海佛教界所做的这些努力都是在自觉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有序展开的,实践证明这一切对于提高佛教僧众的文化水平、信仰素质以及积极地引导佛教徒投身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近40年来,上海佛教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要求放在了赵朴初居士所提出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原则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秉承真禅、明旸两位法师的精神,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道,在扶贫赈灾、希望工程、就业创业工程等诸多方面都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为社会献上佛教界的一片赤诚之心。

 

三、佛教中国化实践:从人间佛教到都市佛教的探索

两千多年来,具有中华文明气息的中国佛教不断发展繁荣,可以说,佛教中国化的进程是共享核心价值的两种文明彼此交融、共荣共存的过程,大乘佛教“立足世间修菩萨行,奉献社会成菩提果”的坚定信念经过中华文明滋养,发展成为“以人为本积极入世,化导群生提升社会”的人间佛教精神。

 

上海玉佛禅寺是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共同成长起来的都市寺院,它不仅是近代高僧虚云、应慈、太虚、圆瑛等大师们曾经住锡的道场,更是太虚大师人生圆满入灭之所,是“人间佛教”启航的地方。太虚大师示寂前,在玉佛禅寺内将人间佛教的大纛托付给了赵朴初居士,赵朴老将其概括为“一种思想”和“三个传统”,时至今日,人间佛教的理念已经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长期性指导思想。自1978年恢复开放以来,上海玉佛禅寺大力弘扬“人间佛教”思想,积极探索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道路,构建人间佛教的信仰体系,引导教内僧人奉行爱教爱国,护国佑民,注重发挥佛教净化人心、稳定社会、维护团结,促进和平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对佛教而言,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的本质,就是要坚持使其与中国社会相适应。

 

进入新世纪以来,玉佛禅寺作为一座经济条件相对稳定、信徒层次需求复杂、僧团文化素养相对较高的都市寺院,不断地探索适应都市人需求的社会弘法新模式。多年来,寺院贯彻“文化建寺,教育兴寺,觉悟群生,奉献社会”的发展理念,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广大信教群众提供了学习佛教文化的机会和相互交流的平台。同时,不断倾听学术界、文化界以及护法居士对寺院建设及弘法的意见、建议,在人间佛教的践行形式上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都市弘化道路。

 

首先,教育筑基,文化铸魂,积极构筑跨平台多梯次弘法体系。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玉佛禅寺的弘法活动形成了音声佛事与居士培训互为补充、通俗讲座和专业研究齐头并进的良性发展态势。

 

在理论研究方面,玉佛禅寺下属觉群人间佛教研究中心通过举办高规格学术研讨会、编著出版觉群系列丛书、翻译海外佛学研究成果等多种途径,围绕人间佛教和都市弘化这一课题展开探索,先后编辑出版了《觉群》双月刊、《觉群佛学》年刊、《觉群博士文库》系列、《觉群小丛书》系列以及《觉群佛学译丛》等一系列书刊。

 

在化导世俗方面,玉佛禅寺坚持多头并进广开法筵,开拓弘法新手段。为此,玉佛禅寺成立了新媒体中心,采用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及时有效地发布各类佛教活动和信息,并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正知正信的思想传播给大众。目前,上海玉佛禅寺的新媒体渠道包括玉佛禅寺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给予大众种种亲近佛法的方便。

 

为进一步培养僧俗人才,玉佛禅寺于2009年9月创办觉群学院,下设青年居士学佛班、共修小组以及觉群佛学沙龙等,已培养了众多法师和居士人才。自2018年起,寺院又针对皈依弟子开设“皈依回堂”系列讲座,通过弘扬正法、传授仪轨,使信众皈依后能够获得持续提升。同时,为了适应现代人快节奏、高吸收的学习模式,面向社会公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海玉佛禅寺觉群人生讲坛于2008年正式转型问世,这是国内首个以探讨人生问题为主题的系列公益讲座,每月举办一次,面向社会各个阶层招募观众,让更多人都能够接触优秀传统文化。

 

在音声佛事方面,玉佛禅寺坚持通过传播清新梵乐妙音,提升大众信仰层次,净化人类心灵世界。玉佛禅寺梵乐团自2000年建团以来,已成功举办了数十次的专场演出,并且走出国门,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访问演出,成为国际和平交流使者。梵乐团下设有声乐班和器乐班,由专家指导、面向社会招生,不少信众通过梵呗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佛教的认识。

 

其次,承担责任,关怀群生,全面助力社会和谐。佛教教义倡导“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拔除众生痛苦、给予众生欢乐”,上海玉佛禅寺在践行人间佛教过程中,积极关注社会痛点问题,投身社会公益事业,通过“九一敬老”“觉群大学生创业基金”和“少儿国学堂”等公益项目,针对老中青各个年龄阶层,提供全面关怀。其中,创立于2009年的“觉群大学生创业基金”项目,至今已经走过10个年头。2015年2月18日,由上海玉佛禅寺发起的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上海宗教界第一家文教类的非公募基金会。2018年,基金会聚焦城市养老及青少年自杀等问题,启动生命关怀和生命教育公益项目,至今已培训了逾200名具有专业知识的志愿者,投身社区服务大众。

 

“以人为本”是人间佛教的重要基础,作为都市丛林,玉佛禅寺致力于为繁忙都市中生活的人群提供安详宁静之所,帮助人们缓解内心焦躁、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身工作生活。为此,玉佛禅寺开展了“玉佛问禅”“禅心夜境”等都市疗愈活动,通过禅修体验帮助参与者消除烦躁、多疑、意志涣散等负面情绪,建立自信、宁静、稳定的心态,最终达成“调和身心,止息烦恼,平静心灵,开启智慧,喜乐自在,奉献社会”的目的。此外,寺院专门在文殊殿和普贤殿设立抄经处,通过书法熏习帮助平复情绪、培养专注力和耐力,使抄写者在亲近佛法经典同时达到减压效果。

 

从人间佛教到都市弘化,上海玉佛禅寺的弘法经验表明,坚持佛教中国化道路不能止步于眼前的安逸,必须不断回应时代要求,迎接时代所赋予的责任与使命。上海佛教界在中国化的道路上不仅有深刻的历史基础,更有无限潜力。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大乘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入世精神,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具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契合的都市弘化体系,推动佛教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四、初心不改、继往开来

七十年因缘的起承转合,不仅见证了国家的复兴历程,也承载了中国佛教的新生。佛教在中国发展了两千年,在经历经典传译、格义融合之后,在隋唐时代彻底融进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之一。而七十年来的历史经验也说明,佛教中国化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历史事件,而是伴随着历史与时代的推进,不断转变发展的过程。佛教中国化,应适应历史时代的需要,并针对当代社会的文化、价值、国家观念和法律制度而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因此,在当代,佛教中国化是佛教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换言之,就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佛教的发展不仅不可能离开所处的历史环境,更要积极地与时代呼吸与共;佛教既不能脱离自身的使命与本怀,也要承担起佛教的社会责任感与现实价值。

 

展望未来,我们要做到不改初心,回归本怀。2019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相信这不仅仅是对党员的勉励,任何人都应当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承担各自的职责与义务。

 

不忘初心,要不断回到自己出发的地方,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正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8中谈到的:“欲解平等真实义,菩萨因此初发心。”清凉澄观在《华严经疏》中也曾提到“初心”的内涵,他说:“初心为始,正觉为终。”可见,佛教所认识的“初心”,其实就是修行的理想与信念,也就是修行菩萨道。太虚大师提出“人间佛教”理念,倡导“人成即佛成”,所强调的正是佛教徒从现实的人生出发去践行菩萨道。“人间佛教”的要求,是回归到佛陀应世的本怀,在自利利他的菩萨道实践中圆成佛道。

 

人间佛教在当代的落实,一方面要积极地适应国家社会当前的历史环境,参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助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一方面应当反对除了宗教自养之外的商业化、世俗化等弊端,倡导佛教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内容,更好地发挥佛教在文化建设、道德实践、慈善事业等领域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正如赵朴初居士所说的那样:“我们要认识时代,就要重视国土因缘,所以我们要报国土恩,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爱护祖国;就要重视众生的因缘,所以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今天正是为了要团结所有佛教徒发扬爱国精神,积极参加祖国建设,……保卫世界和平运动。只有这样,才能发扬如来的真实义”。

 

展望未来,我们要做到牢记使命,契理应机。如何在适应时代发展与变革的同时不忘佛教的根本关怀,这确实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亦是佛教在当代最鲜明的职责。下面,我仅就上海玉佛禅寺的发展经验,提出一些理解与建议。

 

首先,从佛教自身的僧团建设而言,如何可以“牢记使命”呢?一方面应该依持戒律,做好出家人之本份;另一方面,则需加强寺院的制度建设,贯彻落实传统丛林制度中的早晚功课、过堂、共修等修行制度。教界应该强化信仰建设、道风建设,重视人才建设、教制建设,积极引导僧团爱国爱教、奉献社会。

 

其次,加速弘法模式创新。所谓创新,既包含义学的新诠释,也囊括传播方式上的变革。正如上海市委统战部部长郑钢淼所提出的,宗教界有责任对本教教义教规做出符合时代特征的阐释,有责任正确引导信教群众正信正行。以本寺实践为例,玉佛禅寺通过学术研讨、翻译出版、创办内刊杂志、建立新媒体全平台等方式,不断传播佛教正面声音,对教义教规做出具有时代特征的阐释,引导信教群众正信正行。

 

其三,主动承担社会职责。佛教中国化最恰切的表达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大乘佛教并非要做不问世间疾苦的“自了汉”,而要服务社会与大众,自觉地将爱国爱教精神融入佛教信仰之中,自觉地将佛教事业融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之中。这就是佛教慈悲济世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坚持宗教中国化的具体方向。

 

我们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应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引导信教群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国家依法管理;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体现形式之一,所以必须与整个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和伦理规范相适应。历史已经无数次地证明,凡是不能与社会相适应的宗教无不是昙花一现。中国佛教只有深深地根植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土壤中才能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全党全国即将迎来祖国70周年华诞的日子,佛教界必须积极发掘教义理论、正确引导信教群众自觉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坚持走社会主义社会道路。在党的宗教政策的引导下,上海佛教界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佛教中国化道路上,必将不断迈出坚定的步伐。



编辑:张小蝶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