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江法师:佛教慈悲观与当今佛教慈善事业的践履

来源:中国佛教协会发布时间:2019-12-16

原标题:妙江:佛教慈悲观与当今佛教慈善事业的践履

妙江法师出席并作《佛教慈悲观与当今佛教慈善事业的践履》主旨发言(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梵)


对于那些不了解佛法的人来说,佛法似乎是不会与爱有交集,因 为他们或许会了解到爱本身就是烦恼。诚然,爱与佛教所对治的诸多  习气如欲望、贪念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其实佛教并不是无爱,而  是倡导大爱——一种更高境界的大爱(慈悲之爱)。在佛教的教义中,  处处都充满着这种慈悲之大爱,它清净、污染,发于自性而成就众生。  纵观佛教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它近乎于是一个佛教慈悲  思想的发展史。这一方面因为佛教的教义本就不离慈悲,另一方面由  于这也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一、佛教的慈悲观


佛教慈悲二字中的“慈”原为巴利语中的 metta 或梵语中的maitra 的翻译,意为见众生未得福乐而发心成就。而其中的“悲”也是巴利语和梵语 karuna 的翻译,意为不忍众生轮回苦海而发心救度。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说,慈主要是护念众生得安乐,而悲主要是指不忍众生受苦而为之拔初。


乐为慈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护念众生,兴种种方便而使众生安乐,“如父母唯有一子,情所爱念见子起慈。起饶益心。如是于一切众生,慈心饶益。心此谓慈。”而拔苦则为悲的重要特点,意思是若见  众生轮回六道,受无量苦便生悲心,发心救度,免其苦难,助其解脱。


即可以总结为“慈即与乐,悲即拔苦”。


我们经常听到佛教徒会说“发心”,而这里的“发心”便是佛教修学的重要内容,亦即“发菩提心”。在《华严经》中就有这样的经文:


“欲修菩萨一切行愿,先当起菩提心……发菩提心者,所谓发大悲心。”  要知道,佛教所讲的“发心”就是要求大乘行者时时刻刻要以度化众生为己任,并以之为佛教各种修行之首,力求免除众生痛苦使之得尝福果。所以说“发心”是修习大乘佛法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进一步,佛教不但鼓励大成学人发起利益众生的菩提心,更重要的是要求发心者不忘初心,护念已发之菩提心不退转。这表明了佛教的慈悲是对所有众生平等无差的慈悲,是真在的慈悲,也从侧面展现了佛教平等、仁爱的教义。


另外,佛教的修行是以成就佛果为最终目标的,而发菩提心,修 大乘法便是最直接、有效的修持方法。在菩提心发起的前提下,众生  不断修习善法,清净自性,对治烦恼,最终使得自己本具的慈悲心得  以显现。在佛教的经典当中就记载着很多佛、菩萨为救度众生而自我  牺牲的典故,如“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等。这些故事便是佛教慈悲  观的体现,亦是佛家慈悲观的升华。


二、当代佛教慈善事业的主要领域


当代佛教慈善事业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基本可以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渐渐成为人们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综合诸多的慈善活动之后,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生态保护和赈灾济困两个方面。


1、生态保护方面


当今社会,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全 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也逐渐尝到了生态保护不利的恶果。人们开  始重视环保,呼吁环保,而佛教慈善也在生态保护方面做出了许多积  极的贡献。佛教教义提倡慈悲,不杀本就属于其内涵,而在此基础上  践行慈善事业就表现为放生、素食、环保等行为。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以慈悲为其根本教义,便使得放生成为佛教 的一项重要的度生法门。佛弟子在佛教教义的指导下,积极践行佛陀  的教法,对鱼贝之属、飞禽之类慈悲救度。这些放生行为,既拯救了  这些将死众生,又培养了民众的慈悲心,导其向善。虽然有小部分不  科学的放生活动,并不一定对生态环境有积极的保护作用,但大体上  佛教的放生活动仍对生态环境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另外,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具佛性,杀害他们即同断佛种子,造作无量恶业。即是是对飞蛾、蝼蚁亦应普施慈悲,不得肆意践踏杀戮。所以佛教的菩萨戒便对吃食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规定一切众生肉皆不得食,佛弟子当常怀慈悲,坚持素食。从这一点出发,当代佛教组织的慈善事业在素食方面也做得相当出色。例如,当今的各大寺院,  很多都免费对外提供素食。甚至有的寺院更开设了素食烹饪课,推广佛教的素食文化,培养信众的慈悲之心。


2、赈灾济困方面


从根本上来讲,佛教的慈悲观是佛教教义的体现,也是佛教慈善 事业赈灾济困的理论基础。同时,佛教的慈善事业不仅是佛弟子修行  佛道的重要方法,也是利益众生,利益社会的重要方式。每逢天灾之  时,佛弟子往往积极投身救灾活动中,开展施药救伤、扶孤救困、安  抚伤员等工作。


另外,佛教的慈悲观的另一种体现就是布施。济拼助困正是一种重要的布施方式,也是佛教慈善事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佛教的相关教义也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济拼助困的慈善事业的理论基础。同时,佛教相关慈善组织在济贫助困的时候并不是只是关注在物质方面给予帮助,更主要是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心理疏导,给其希望,助其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真正做到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三、当代佛教慈善事业的特点


从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佛教的慈善事业涉及面及其广泛, 对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稳定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对上面问题的讨论,我们可以总结出当代佛教慈善事业的一些特点。


1、从传统慈善方式向现代慈善方式的转变


一般来讲,传统慈善总是和老人、儿童、医疗等相关事业相关。这一方面受人们固有观念的影响,一方面也反应了以往的生产力状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也逐渐从物质 方面转向精神方面。相应地,佛教慈善组织也逐渐从传统的老人、儿童的相关事业转向教育、环保等事业。这种转变是符合历史规律的同  时也对佛教、对社会都有积极的作用。


2、当代佛教慈善事业具有较强的凝聚力


由于佛教教义的指导,佛教慈善事业一般都要合乎教义,随顺众生。做慈善事业即是行菩萨道,尊佛教诲,故佛教慈善团体中每个人亦都可互相看作同参道友,也都是以佛为师。这就在无形之中极大地增强了佛教组织的团体凝聚力,使其可以更加有效地举行慈善活动, 践行佛陀的教法。


3、当代佛教慈善事业社区化特点逐渐凸显


当今社会,科技高度发达,使得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的产生成为 可能,甚至出现了人口过千万的超大城市。虽然这样将许多优秀的教  育、医疗等资源集中起来可以很大程度上地方便人们的生活,但也产  生了许多不可忽视的弊端。由于城市资源有限,而人口数量却极其庞  大,这就造成了在一些大城市,它的人口密度非常大,进而产生了诸  如人情冷漠、往来稀疏等弊端。


这时,佛教慈善组织及时顺应时代,调整活动的方式,积极深入社区,积极组织社区活动,将人与人通过小区为纽带联系在一起。他 们一方面宣传佛教的教法,一方面也宣传慈善组织本身的使命和宗旨。  通过佛教团体组织的慈善活动,小区中的人们便可以通过听讲座、做 义工等方式相互沟通、相互交流,既为慈善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充实了自己的生活,使得邻里关系、社区关系更加和谐。


自古以来,在佛教的教义中便经常涉及到慈悲的思想,而历史上 有关慈善的活动也从未停息。值得注意的是,佛教的慈善事业一直是  以佛教的慈悲思想为指导。所以本文试图将佛教的慈悲思想与佛教的  慈善事业联系起来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对佛教教义有更好的理解的同 时,对当今佛教的慈善事业的特点有更深刻的认识。本文的研究如果  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便已足够,更详细的研究,还需要今后的学者  进行深入的讨论。


编辑:王德智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