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勤法师:发挥中日韩佛教“黄金纽带”的示范引领作用

来源:中国佛教协会发布时间:2019-12-17

原标题:增勤:发挥中日韩佛教“黄金纽带”的示范引领作用

增勤法师:发挥中日韩佛教“黄金纽带”的示范引领作用(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李蕴雨)


今天,来自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代表与专家学者,相聚莆田,举行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分享思想成果,共续法缘道谊。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中道圆融”为主题,凸显交流合作的宗旨,回应佛教发展新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韩日佛教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三国佛教传统法谊悠久深厚,友好交流源远流长。在一千六、七百年的历史沧桑中,三国佛教各宗派之间开展了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活动,持续不断,迄今不衰。中韩日三国之间的佛教交流,是世界佛教传播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事件,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光辉范例。日本、韩国佛教思想家和实践家,与中国同道一起,对印度佛教、尤其是印度大乘佛教作了创造性发挥,形成各具特色的佛教宗派,将大乘佛教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使北传佛教成为世界上对人类精神文化影响最大的思想体系之一。


回顾历史,我们不忘根本、坚守初心,汲取经验、继续前进;展望未来,我们更应志存高远、心怀广大,坚定信心,积极进取,共同开创佛教交流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 、回顾历史 坚守初心


在古代,东北亚的佛教交流,开辟出一条佛法弘扬的菩提之路,连接起一条交流互鉴的文化纽带,架设起一座人心相通的精神桥梁,不仅促进了佛教的弘扬传播、传承发展,使东北亚人民沐浴佛光,获得探求宇宙真理、追寻人生终极价值的宝贵启示,看到解脱轮回、证悟菩提的曙光,得到丰富深厚的精神滋养与清净有力的心灵净化,而且促进了东北亚的民间往来、文化交流、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


在中韩两国千余年的佛教交流过程中,韩国曾经派出大批僧人入华求法。据统计,从隋末到唐末三百余年间,仅见于中国或朝鲜史籍的新罗来华僧人即达117人之多。在唐代的译经场中,参与翻译佛经工作的韩僧有史可证的就有圆测、元晓、胜庄、义寂、知仁、玄范、神廓等数人,他们为翻译佛经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代长安佛教塔寺众多,高僧辈出、祖庭林立。慈恩寺、草堂寺、大兴善寺、香积寺、净业寺等道场因创宗立派而闻名于世,源远流长。日本的最澄、空海、圆仁、荣西、道慈等都曾求法长安。他们在此学习佛法的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带回本国,空海回日本后,建立真言宗,发展了举世闻名的东密;圆珍回日本后成为天台宗第五代座主,职位僧教;道慈参与建造日本大安寺。中国赴日高僧鉴真六次东渡的壮举成为中日两国人民敬仰的文化使者。到过隋唐的留学僧和中国的赴日僧对传播中国文化,推进日本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居士形象地将中韩日佛教传统法谊和友好关系,比喻为坚固恒久、光耀古今的“黄金纽带”。在赵朴初居士的倡议和韩国、日本佛教界前辈大德热情响应与共同努力下,从1995年开始,三国佛教界轮流主办“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就共同关注的主题,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凝聚共识,开展合作。中韩日佛教交流持续不断,三国佛教界的传统法谊得到延续和巩固,“黄金纽带”拂去尘埃再放光明,不仅推动了佛教事业的发展,而且为增进三国人民传统友谊,为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韩建交,为维护东亚乃至世界和平,作出了独特而不可替代的积极贡献。


1995年5月22日以“友好·合作·和平”为主题的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于在北京召开。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居士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我们中韩日三国人民、三国佛教徒之间有着悠久、深厚的亲缘关系。在地缘环境上,我们山水比邻;在文化习俗上,我们同溯一源;在宗教信仰上,我们一脉相承。有许许多多的纽带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可分离。在所有这些纽带中,有一条源远流长、至今还闪闪发光的纽带,那就是我们共同信仰的佛教。回溯历史,佛教在中韩日三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中起着媒介的作用。”作为“黄金纽带”合作最为突出的成就,2006年在中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我们三国佛教积极开合作频繁,成绩斐然,令人难以忘怀。


回顾三国佛教大德为法忘躯的高尚情操,为佛教信仰的奉献精神,是我们世代传承血浓于水的记忆,也只有在不断增进三国佛教的深厚法谊、传统友谊和手足情谊,才能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基因。


祖德流芳,共续胜缘,我们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促进各国各地区各宗派佛教各放异彩、交辉互映,为弘扬佛陀教法、增进众生福祉、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一切众生的解脱觉悟贡献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


二 、传承发展 开拓创新


释迦牟尼佛最初的佛教教理传入中国,使汉传佛教传统得到推广,禅修学和教学成就传播到韩国、日本后,形成了大范围的东亚佛教。今天我们传承和发展这样历史性的传统,共续胜缘时佛祖的教理将成为人类新的希望。中国佛教二千多年的历史,隋唐时期,佛教已经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形成了独立自主的个性;在这一时期,陕西关中地区是翻译传播的核心地带,同时,更长期是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面对着丝绸之路,对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沟通,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成为汉传系佛教孕育发展的摇篮,并影响了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促使发源于印度的佛教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


三国佛教各有其优势,我们应寻求和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和机制,以加深友好,维护和平。中国佛教有着二千多年悠久的历史,涌现了许多我们共同敬仰的祖师,缔造了众多祖庭,已经成功举办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底蕴与经验有目共睹。


韩国佛教与本地文化相融合,佛教徒约1200万,(占宗教人口总数的47%,2003年)正式登记1800座寺院,僧尼约37000多人,佛学院25所,佛教大学3所。近年来在“三化”(实行人类福祉化、佛教生活化、佛国净土化)方针的指导下,积极投入了国家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建设工作,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具有宗派特色,组织严密,弘法功能强。佛教素质教育水平高,寺院管理井然有序,修行要求严格。寺院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开阔实用。


日本佛教徒占日本人口比例达77.2%,拥有约7.5万座寺院(根据2009年文化厅编纂的“宗教年鉴”)。现代佛教学术发达,佛教教育十分成功,佛教系大学48所,拥有大量中古时期佛教写本文献。但三国佛教各有其面临的难题和共同的困境。比如:僧团的日益萎缩,传统与现代在修行方面的继承和创新,寺院建设和管理的制度运行,佛教教育中信仰与学术的结合,佛教慈善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佛教医疗的合作等等,有很多可以进行交流合作的课题。再有寺院与寺院间的交流,信徒与信徒之间的联谊,只有深入更广大的人群中,才能发挥更多元的作用和扩大影响。总而言之,要发挥所长,拓展平台,创新机制,吸纳人才,扩大空间等方面思考三国佛教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效。


三、净化人心 维护和平


人都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需要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佛教关注的不仅是物质生活和物质需求,更是心灵深层的抚慰和平衡、追求和升华。佛教的因缘和合、因果不虚的“缘起论”,是一种独特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内容涉及人生的命运法则、生命转化和道德净冶的问题,蕴含着人本论、因果论、境界论、善恶观和生死观等丰富而重要的思想价值内涵,也是一种深刻的生命哲学和人生准则,是众生离苦得乐,寻求终极幸福的妙药良方。内心的和谐圆通是一切外在和谐圆通的基础,外物和谐的起点是内心的和谐。茫茫宇宙之生住异灭,芸芸众生之生老病死,都不离内因外缘的相依相待和彼此作用。佛教主张依靠我们自身的善行善念、正知正见以及般若智慧来求得自他众生之解脱与无上正觉。


在人类历史上,现在比任何一个时候都需要和平,因为大家所珍视的和平比任何时候都脆弱。原因来自人们无休止的贪欲与正在日益进步具有瞬间毁灭能力的科技之间的互应。维护世界和平,让众生同享安乐幸福,是佛教的根本宗旨,是每一个佛教徒的崇高使命,而佛教和佛教徒正应在这个时机,保持冷静的态度和慈悲的情怀。“黄金纽带”会议的召开,在上世纪末发挥了推动和平的强大力量。


中日两国佛教界的频繁交往和共同努力,对促进两国邦交正常化、维护亚洲与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三国佛教法乳一脉,有着共同的信仰与追求,有着共同尊奉的经典和祖师,有着共同向往的祖庭圣地,有着一以贯之的精神境界与思想要义。精神信仰与法脉传承上的紧密联系以及佛教和平无我的教义,使我们天然成为三国和平友好的使者,也使佛教成为联结三国人民的心灵桥梁与文化纽带。希望我们继续发挥沟通心灵、维护和平的积极作用,效法前辈先贤,作国家间和平相处、友好往来的如来使者、和平使者、文化使者,为维护中韩日世代友好,实现东北亚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作出新贡献。


祈愿三宝慈光加被,本次大会诸事顺遂、圆满成就。



编辑:王德智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