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曾文:中国佛教祖庭及其在当代的使命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6-11-17

 

杨曾文教授(资料图) 

 

    佛教是古来外来文化形态中实现中国化最成功的一种宗教。公元前后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以后,经过汉魏的初传、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普及、南北朝时期对佛教经典和义理的诠释和深入研究,至隋唐时期陆续形成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宗派,将经过六七百年中国化的历程划上基本完成的符号,从此进入作为民族宗教之一的佛教持续发展和进一步完善中国化的历程。

 

    祖庭:佛教中国化深入的产物

 

    佛教发源于古印度,然而在现存翻译成汉文的佛典中虽有祖师却没有祖庭这个概念。为什么呢?因为祖庭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实现中国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中国佛教宗派中的开宗立教或有过重大建树的人物——祖师曾经驻锡和传法的寺院,也包括安奉祖师墓塔的寺院。

 

    佛教祖庭既然是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产物,那么每个祖庭自然蕴含着不同时期出现的杰出代表人物、佛教创新著作和思想、对当时和后世有深远影响的群体和法系等信息,有的祖庭甚至标志中国佛教传播和发展史上的新起点、新阶段。因此,对佛教祖庭的考察和研究是中国佛教史研究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中国佛教祖庭在当代的神圣使命

 

    因为中国佛教宗派在古代通过中外文化交流也传入亚洲各国,特别是朝鲜半岛诸国和日本、越南,所以对这些国家的佛教来说,中国佛教不少祖庭也具有国际性,即也是它们国家佛教的祖庭。

 

    古代佛教祖庭寺院既有一般寺院共有的功能,也有自己独特的功能。

 

    1、是祖师驻锡和传法之地。一些佛教宗派或法系传法依据的重要著作、传法语录是在这里形成和最早传播于四方丛林的。

 

    2、是佛教宗派最高或是具有权威地位的佛法中心。培养出众多卓越弟子到各地弘法,在传播创新的义理或禅法中发挥骨干作用,一些宗派或法系正是借用这些祖庭所在的地名或祖庭的名字命名的。

 

    3、是作为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古代,儒学在社会思想文化中占据正统地位。朝廷或朝野儒者士大夫通过与高僧的交往促进了儒佛文化交流和会通。儒释道三家的交流、会通和互补,促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充实和发展。

 

    4、祖庭是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平台和中心。古代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乃至越南诸国曾派使者、留学僧和求法僧到中国求法,将中国佛教宗派传到自己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从京城到各地的著名祖庭担当了外国僧俗人员接待、传授佛法、提供或赠送经典等诸多事务,对促进彼此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佛教很多祖庭也成了它们国家佛教的祖庭。

 

    当然,一般寺院所具有的僧团住地、传法基地和地方文化中心等职能,祖庭也都同样具备。

 

    佛教祖庭在当代至少可以承担如下的光荣使命

    

    1、在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方面发挥表率作用。祖庭的方丈带领僧团、教团的四众弟子将包括信仰、道风、人才、教制、组织五个方面的自身建设做出成绩,并且积极参与发展佛教的文化和教育事业,让祖庭成为僧团和睦,学修并重,持律严格,社会口碑良好的丛林、受到广大信众信任的道场、民众普遍欢迎的地方群众文化中心。

 

    2、重视和加强祖庭遗迹、文物的保护和研究。明确自己祖庭在中国佛教实现民族化过程中的地位和贡献。对在本寺驻锡和弘法的祖师与相关重要人物的历史资料进行收集和研究,能比较深入地了解和准确地介绍他们的学说。

 

    3、佛教祖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佛教祖庭蕴含深厚的佛教文化积淀和历史人文资源。对曾在各地祖庭传法的历史人物、他们的著作和相关历史事迹的研究,是中国佛教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各地佛教祖庭除组织本寺力量开展研究外,可以增进与学术界的合作,组织共同研究,举办学术研讨会等。

 

    4、是对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中国很多佛教祖庭也是韩国、日本佛教的祖庭,每年都有前来参拜的团体和个人。很多中国佛教祖庭对韩国或日本佛教徒来说是具有神圣意义的祖庭。以这些祖庭作为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平台,对加强中国与韩国、日本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有重要的意义。

 

    对加强祖庭建设和发挥祖庭功能的两点想法

 

    当前中国佛教已进入前所未有的最好时期,面临很多良好的机遇和新的发展空间。在今后佛教界加强自身建设中,如果将各地祖庭和重点寺院作为突破口而大力抓好,做出成绩,可以带动其他寺院,从而将中国佛教推向新的发展起点。

 

    1、现存中国佛教祖庭情况不一,有的原来保存较好,通过维修或扩建,已恢复乃至超过以往的原貌。然而也有很多遭遇过毁坏的祖庭,复建情况不同,希望这些寺院能创造条件加以改进,让更多祖庭旧貌改观,焕发时代精神。

 

    那些在历史上早已破坏和废弃的祖庭,难以一一复建,可以考虑在特别重要的祖庭遗址建立纪念亭、纪念碑。例如苏州虎丘在宋代原有云岩禅寺,圆悟克勤弟子绍隆曾在此传法,开启临济宗杨岐派的虎丘法系,一直传到现在。如果在虎丘建立一个纪念亭,里面立一块碑,将现存南宋左朝奉司农少卿徐林所撰《宋临济正传虎丘隆和尚塔铭》刻上,再在旁边立牌加以说明,相信既增加一个新的旅游看点,也可借以普及历史文化知识。

 

    2、在祖庭寺院担当住持的法师,不仅在主持祖庭寺院建设、日常运转和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负有重大责任,也应深入了解自己所在祖庭的历史、祖师的著作和思想,肩负对寺院成员进行教育,对社会民众进行宣传的义务。有的祖庭寺院的方丈对自己寺院的祖庭地位所知不多或不深,对自己应宣传祖庭和祖师的责任相当淡漠。希望通过这次学术研讨会,让更多的祖庭寺院的法师了解自己的神圣使命!

 

 

编辑:妙月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