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中:论印度佛教心性论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来源:弘善佛教发布时间:2018-04-02

 

 论印度佛教心性论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资料图)

 

    印度佛教中,心性、心识是部派佛教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至大乘中观学之后,如来藏系经典和唯识学系干脆以其作为理论重心,印度佛教心性论进入成熟期。从思想史角度说,印度佛教心性思想前后期差别很大,其对“心”的本性的认定经历了心性本净到杂染并陈(阿赖耶识)的复杂变化;就哲学范畴而言,心性也经历了主体性范畴到主体性的消解,再到本体论范畴的确立等理论变化。这些形态各异的理论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国佛教心性论的面貌。无可置疑,印度佛学是中国佛教心性论最重要的思想来源。

 

    一、由无我论到实相论

 

    佛陀将人生痛苦的根源归结于“无明”,并将其作为众生之所以沉沦于六道轮回的主因。所谓“无明”就是众生不懂得无常、无我的道理。鉴于此,原始佛教提出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两个相关的命题,并且以缘起论、五蕴论对其进行了哲学论证。

 

    “行”是迁流转变之义,是指展转相依、生灭相续的无限活动。《大智度论》卷四十三说:“无常亦有两种:一者念念灭,一切有为法不过一念住;二者相续法坏,故名为无常,如人命尽,若火烧草木,如煎水消尽。”所谓“诸行无常”是指世间一切事物“譬如恒河大水暴起,随流聚沫,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时时处于迁流不息、瞬息即变、无始无终的过程中。原始佛教是以五蕴论作为这一命题之依据的。《杂阿含经》有云:

 

    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

 

    “蕴”意为“积聚”。依照佛教的看法,作为构成世界和生命的五种元素,“若过去、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

 

 

编辑:妙月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