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修平:重提佛教既是宗教又是文化——兼论传承发展中国佛教文化的两个向度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8-11-01

洪修平:重提佛教既是宗教又是文化——兼论传承发展中国佛教文化的两个向度


内容提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中国佛教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理当由全体中华民族共同来传承和发展。这种传承发展,既不能与传教相混淆,也不允许假借文化之名进行非法传教活动,但亦不能因为佛教文化有宗教的一面而将其排除在全体社会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之外。因此,适当区分“宗教”和“文化”就十分有必要。宗教对信众有绝对的意义,文化则对所有大众都有普遍价值。基于此,佛教在当代社会及其在未来的发展,就有两个基本向度:一是作为宗教,承担起延续佛陀慧命的责任和使命,二是作为文化,为社会大众提供精神文化资粮。作为宗教的佛教和作为文化的佛教,其实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但两者各有所侧重,在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境中,它们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如此,人们在许多场合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不太愿意甚至不敢明确地提弘扬优秀中国佛教文化的现象就能逐渐得到扭转,中国佛教文化在社会中被广为研究和传播,既不会有传教之嫌,也不会导致佛教的“泛文化”化而影响佛教信徒的宗教信仰。中国佛教文化与儒、道文化一起,经过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将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和全体中国人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佛教  宗教  文化  传承发展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厚,在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形成了以儒佛道三教为基本组成部分的多元融合的文化系统。入宋以后,以儒为主、佛和道为辅的“三教合一”更是构成了上千年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本格局[ 这里所说的“三教”之教,是在“教化”的意义上使用的,非“宗教”之教,称儒佛道为“三教”,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认为儒佛道都具有辅助王化、教化民众的社会文化功能,故以“三教”名之。“三教合一”的提法,则流行于明清,大抵是说儒佛道在“教虽分三,道乃归一”的共识下价值追求的趋于一致,这里沿用此说,亦非指三教失去各自的个性而合为一家,而是说三教都以自身为本位而融摄了另外两家之说,合三教思想于一体,同时也是说三教经过长期的相互融合而共成为中华文化整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我们在说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三大有机组成部分或三大主干的时候,其中的“佛”指的是中国佛教文化。因为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本是印度文化的一部分。只有当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华土壤上生长发展起来的上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正如习近平所曾说的,“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如“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 习近平:《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外来佛教经过中国化而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成果,是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生生不息的生动体现,也是我们今天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宝贵文化遗产。

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佛教是一种宗教文化。我们今天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佛教文化,是否仅是对佛教信徒有意义?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中国近14亿人口中,佛教信徒毕竟是少数。作为中华文化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中国佛教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理当由全体中华民族共同来传承和发展。

但正是由于佛教是一种宗教文化,人们往往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把弘扬佛教文化视为是佛教界的事,因而在理论上大家也许都承认儒佛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实践中,除了学界的研究和教界的弘扬,在许多场合,人们在提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时,却并不太愿意甚至不敢明确地提弘扬优秀的中国佛教文化,似乎要不然就会有传播宗教之嫌而与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相违背。公共主流媒体如报纸电台等,在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讲儒学的很多,讲道家智慧的也有,但很少甚至几乎不讲佛教。现在提倡“国学”经典进课堂,儒、道经典都在考虑之中,没有人会想到同样作为“国学”经典的中国佛教典籍如《六祖坛经》[ 笔者在《从国学和儒学内涵的演变谈〈儒藏〉的编纂》一文中曾提出:“'国学'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内涵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中国佛学也是'国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载《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这里的关键是,大家都认为佛教是一种宗教。这种本来并不错的认识,现在却似已成为阻碍我们今天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的全面继承和发展,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如何使中华文化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又是宗教文化的中国佛教文化能与儒、道文化一起,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和精神动力?从理论的宏观层面上讲,我们今天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然应该包括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但如何在实践的具体层面上,真正处理并解决好如何传承发展佛教这样一种宗教文化,特别是对于广大非宗教信徒而言,如何继承中国优秀的佛教文化,这已成为当前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笔者曾撰文提出:应该努力把优秀的佛教文化转化为对全民有益的文化资源,使之惠及整个中华民族,应该深入研究和挖掘中国佛教的优秀精神文化资源,特别是其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使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社会主义新道德新文化新风尚中,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并曾尝试着从“发挥中国佛教精神性资源的积极作用”的角度,对中国佛教中蕴涵的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做了初步探讨[ 《发挥中国佛教精神性资源的积极作用》,《中国宗教》2015年第8期。]。但当时主要还是从“佛教毕竟是一种宗教,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性的文化资源,能为人的精神世界提供食粮”的角度展开论述的,现在看来,这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为佛教既是宗教,又是文化,只有从宗教和文化两个维度,才能更好地将中国佛教文化置于中华文化整体之中,使之在新时代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构建发挥积极作用;如果把中国佛教文化置于世界文明的视野下,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要求来看,那么宗教与文化的两个维度就更显重要,它将有助于中国佛教文化参与到全球文明对话交流中,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做出更大贡献。

关于佛教既是一种宗教,又是一种文化,过去人们也常这样说,有时还引起一些争议,但今天重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年赵朴初先生提出“佛教是文化”,曾对佛教摆脱文革极左思潮下被视为迷信、推动对佛教的学术研究以及社会大众对佛教的了解和接受,都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后来包括教界人士在内,有一些人担心“佛教是文化”被泛化、或被学术化,可能会有损佛教的宗教性,甚至导致佛教的庸俗化,从而不利于佛教的发展和信徒对佛教信仰的坚守。这种担忧,其实正是未能从佛教既是宗教又是文化,两者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角度来看问题而导致的。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无疑是其核心的内容,如果仅仅把佛教视为“文化”而忽视其是“宗教”,那对于信仰者来说,当然难以接受,对于佛教的传承和发展,也必然带来负面的影响。但反过来,如果把佛教仅视为是一种宗教信仰,谈佛教文化必谈信仰,那反而是自设藩篱,把佛教仅限于对信仰者有意义,而忽略了其作为人类文明成果对人类的普适意义。这显然既不利于佛教的传播发展,也不能使佛教独特的价值在社会中得以充分体现和发挥作用。因为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无论今天还是未来,你都不可能期望人人成为佛教徒。比较可取的方法和态度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应该看到,宗教对信众有绝对的意义,而文化则对所有大众,包括非宗教信徒,都有普遍价值。因此,佛教文化对于信徒和非信徒,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也具有不同的意义,两者并不必然是对立的;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可以有不同的向度,共同合力才能更有力地推动佛教文化走向未来。笔者认为,宗教和文化将是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在今天和未来发展的两个基本向度。



作为宗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尽管根据最新的统计,在全球范围内它的信徒已略少于印度教,但仍然有4亿多信徒[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世界宗教的未来》,王卓宇译,载《国际研究参考》2016年第5期。]。在国内,佛教目前也是民众信仰的主要宗教,在五大宗教信仰中占数最多。但与非佛教信徒相比,仍然是占少数。而作为文化,佛教是全人类的文化创造和文化财富,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或曰三大主干之一。这样,对待中国佛教文化就有两个不同的维度:就教界和信众而言,佛教是宗教,信仰是其根本,修行是其要务。而就中华民族十多亿人而言,佛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理应在当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得到高度重视,并经过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和全体中国人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信仰者信仰佛教,非信仰者不信仰佛教,这是党和国家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所规定和确保的。信仰者纯正而坚定的信仰及相关活动,是作为宗教的佛教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非信仰者科学而理性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是作为文化的佛教得以造福于全民族乃至全人类的重要条件和必要路径。两者不应相互贬低或排斥,而应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佛教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基于此,那么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为了使中国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一起,更好地得到继承和发展,就有必要特别强调一下中国佛教文化在今天和未来发展的两个基本向度:一是作为宗教,承担起延续佛陀慧命的责任和使命,二是作为文化,为社会大众提供精神文化资粮。


作为宗教的佛教,要坚守它的宗教性、神圣性、超越性,这是延续佛陀慧命的根本。当前,中国佛教的发展,其主流是人间佛教。但在人间佛教的推展中,我们不能因强调佛教的中国化或人间佛教的入世性,而忽视了佛教出世解脱的根本宗旨以及中国佛教契合佛陀本怀的普世性意义和价值。应该强调,人间佛教,依然是佛法而不是世间学,如果遮蔽了其向上的维度,则将与一般的世间学如儒学、道学等无异,那么佛教的独特价值也就难以得到彰显和发挥。太虚法师当年曾担心:若“孤取人间为本之趋向,则落人本之狭隘;但求现实人间乐者,将谓佛法不如儒道之切要……而佛法恰须被弃于人间矣。”[ 太虚:《再议〈印度之佛教〉》,《海潮音》第26卷第10期。《太虚大师全书》第28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为避免太虚法师所说的佛法“被弃于人间”,今天推展人间佛教就应特别注意,不能只有“人间”而没有“佛教”。中国佛教在面向现实的同时,应该不忘初心,始终承担起敞明佛陀本怀、延续佛陀慧命的使命。这是中国佛教在当代和未来发展必须坚守的方向。否则,佛教的人间事业就与一般的社会公益事业无异,佛教与其他宗教或理论学说相比而有的殊胜之处也就无从显现。更遑论片面的、过分的人间化会有导向世俗化、庸俗化的可能。近年来大陆佛教的发展,虽然总体平稳,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商业化问题。为此,国家宗教局等12部门于2017年11月23日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特别针对佛教道教领域商业化问题的主要表现,从10个方面提出了治理的具体举措。相信这对于佛教自身的健康发展,一定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为文化的佛教,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全民族、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资源。这里要解决的问题是,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对于广大非佛教信徒而言,如何实现其意义和价值。优秀的中国佛教文化如何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既体现出“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又在今天“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真正与儒、道文化并肩,担当起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历史使命。这项伟大的使命显然就不仅仅是佛教信徒的任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应由整个中华民族一起来“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中国佛教文化历久弥新,充满活力,在今天和未来创造新的辉煌,无愧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就中国佛教文化当前在社会中传播发展和发挥积极作用的现实性而言,我们可以看到,佛教信众,无论是出家的还是在家的,都对佛教欢喜欣受。但这部分人群在全社会毕竟只占一小部分。而在当前全国上下正掀起的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如前所说,在社会大众的层面,佛教文化与儒、道文化相比,其出场、存在与影响,同其应有的地位是非常不相称的。如何让中国佛教文化的优秀精华能与儒家、道家的文化精华一样为社会大众所知,为社会大众所传,更为社会大众所用,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里,中国佛教作为文化的发展向度是十分重要的。

事实上,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佛教文化,本来就是社会大众的。这里的社会大众,不仅仅是就佛教信徒或者部分对佛教文化有兴趣者而言,而是指所有的社会大众,全体社会大众。众所周知,中国佛教不仅有宗教信仰,还有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涵盖面几乎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哲学、宗教、伦理、文学、史学、艺术、教育乃至民风民俗等社会文化的一切领域,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以及民族心理、民族精神的铸就,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佛教文化之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了解中国佛教文化,发掘其中的精华,使之更好地为现代社会和人生服务,这是今天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即使是佛教的一些宗教性教义,例如万法无常和业报轮回说,如果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中所蕴涵的发展变化的观念和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承担社会责任和法律后果,也能对每个人都有积极的意义。但佛教的文化资源要转化成社会普通大众喜闻乐见、对社会和人生真正产生正能量的作用,这还有待于学界和教界、研佛者和修佛者的共同努力。

三、中国佛教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前景

作为宗教的佛教和作为文化的佛教,其实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但两者各有所侧重,在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境中,它们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这更有利于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及其发挥积极作用。

基于此,教界、学界和政界,既各守其本位,又携手通力合作,就是十分重要的了。所谓各守其本位,即教界要坚守信仰,解行相资,做好佛弟子的本分事:荷担如来家业,住持佛法;学界要科学严谨,求真求实,做好学者的本分事:开展学术研究,传承学术文化;政界要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政界、学界和教界三者既不能错位,也不能越位,而应同心合力,共同为中国佛教文化的繁荣、坚持佛教的中国化方向做出各自应有的贡献。若能如此,中国佛教文化在社会中被广为研究和传播,就不会有传教之嫌,因为那是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会导致佛教的“泛文化”化而影响佛教信徒的宗教感情和宗教信仰,因为各有本分,互不越界,反而有助于中国佛教更好地健康发展。教界、学界和政界携手合作,共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佛教文化,是中国佛教文化在当代和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这里说的政教学不错位、不越位,并不是说三者的所做所行不能交叉,而是强调各有侧重而已。事实上,教界、政界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学者的个人信仰自由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对佛教文化这一人类文明成果的认识不断加深,人们对中国佛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也越来越重视。从本人切身感受到的几件事中,可以看到中国佛教文化走进社会大众的新态势,反映出中国佛教文化在政、教、学携手合作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趋势中发展的新未来。

一是国家宗教局等12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得到了佛教界的热烈拥护和广泛欢迎,中国佛教协会专门组织学习和贯彻落实,认真做好《意见》的学习宣传工作,着力加强佛教自身建设,自觉抵制商业化不良影响,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依规治理佛教商业化问题,并以此为契机,坚决纠正信仰淡化、戒律松弛、放逸懈怠等侵蚀佛教肌体、损害佛教形象声誉的现象,推进了中国佛教的健康发展。

二是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原属于国务院参事室,现划归文化部)建设了一个国学馆,在安排国学陈列馆时专门设有“佛学馆”。这是国家为了国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而专设的项目。受国学中心委托,本人牵头负责“佛学馆”的主题内容幷撰写文字稿,我们致力于向全社会广大民众普及作为国学的中国佛教文化,致力于使中国佛教文化中的优秀精华能在现代人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中国佛教文化的经典代表作《六祖坛经》入选“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这“百部经典”是由中宣部等部门支持和指导、文化部委托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并被列入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首批图书十种(《周易》《尚书》《诗经》《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管子》《孙子兵法》《史记》)已于日前正式公开出版发行。这套丛书旨在搭建传统经典与大众之间的桥梁,力求编出一套兼具思想性、学术性、大众性的读本。这是一项先后将有5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撰稿、审稿、编稿的重大文化工程。中华典籍浩如烟海,要从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100部经典,尽量全方位地呈现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灿烂多姿,这是很不易的。到目前为止,已选定了四批书目,共54种,内容涵括文、史、哲、科技,艺术等广泛领域。本人忝列此套丛书编委,参与了选书目、定体例、推荐作者等工作。目前还作为撰稿人正在承担其中《六祖坛经》一书的注释和解读工作。

四是前不久本人接到一个电话,征求我的意见,说上海市教委想把我前些时候在上海一所大学里为学生和研究生所做的两个佛教文化讲座的录相制作成视频,今后供中小学老师进修国学时观看,希望得到我的授权。我当然乐见其成。


以上几个事例,我想既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视,体现了政、教、学界联手传承中国佛教文化的共同努力,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佛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未来发展的新前景。



编辑:果如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