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玉:随拈一法 无不中道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8-11-01

林碧玉:随拈一法 无不中道


一、前言:佛法在人间


以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精神,一念悲心广辟福田力邀天下善士,大爱先行为贫病付出,以“研真穷妄,断染育善”精神为载体,创造“施与受”双方成长平台,儒、释兼具做中学中庸之道,学中觉“随拈一法,无不中道”良方。


一九六零年代以前,台湾社会从贫困走向小康,一般以务农、捕鱼为生,中下收入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是依靠以物易物方式生活,若有一般生理、心理疾病,因医疗缺乏只得求神问卜为之,因对宗教认识不清,以民间一般信仰充斥各角落。


因缘不可思议,从小在邻里著名的一位孝女,一九五八年父亲因病骤逝,为探究父亲往何方,寻遍各种民间信仰,甚至问碟仙无法解开心中谜题,最后从解疑科结及礼拜佛教梁皇宝忏,体悟人生无常,起心动念无不是业的道理,因此为追寻真理走入佛教世界。


一九六零年代的那位孝女,即是创办慈济基金会五十余年的证严法师。因缘不可思议,怀抱着独特的理想,“研真穷妄,断染育善”追求如四十二章经第二章:'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的境界。因之发愿出家后离世间法一心为道,不赶经忏(不为人诵经、不作法会),不接受供养,不当住持,不收徒弟等等,更奇特的是因无师自剃,而进不了戒坛,并不愿意为受戒而皈依离开戒坛,本拟请购太虚大师全书后返花莲,却在慧日讲堂巧遇尊崇已久印顺导师,可能师徒有累世因缘,导师虽已不收徒弟,有感这位请太虚大师全书的年轻人,与一般年轻人不太一样,对佛教教理的追寻一定是有理想与抱负,所以乐意收之为徒,虽匆匆为之皈依,却给证严法师终生奉之为圭臬并汲汲耕耘的'为佛教、为众生'六字签言,妙不可言的这六个字因缘,开启了印顺导师所倡'人间佛教',证严法师分秒践行,成为二十一世纪'人间佛教的实践'之金钥。


证严法师于一九六六年受戒后回花莲本拟清修,却因为:


(一)探病因缘,见地上一摊血起一念悲心。


(二)与修女论道,起一份为佛教的使命感。


虽然当时自己无法温饱,但在一念悲心与使命感的驱使下,从克难慈济功德会开始开启慈善志业,至今已迈向五十三年,大爱足迹遍及九十七个国家。


二、翻转四十二章经的“难”字


慈善与佛法慈悲济世一体两面,以佛法众生平等慈悲等观为原则,佛法三轮体空'没有被布施的人、没有布施的物、没有布施的人'理念,不是为布施而布施,而是为提供成长'施与受'双方慧命为平台,用感恩、尊重、爱的态度,见证佛教是科学的基础,用正信观念悲智双运为贫病,经历五十三年的努力,翻转了四十二章经: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瞋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等之'人有二十难'篇章。


试举几个篇章如下:


(一)贫穷布施难:


1.缅甸在二零零八年五月四日遭受热带气旋灾害,慈济前往救灾,短短时间内除了灾民生活改善,协助兴建学校,提供稻谷种子等等,当灾民了解慈济经费来自世界各地爱心,尤其五十三年前,是从每天节省五毛钱买菜钱开始慈善工作,他们在稻米收成后,自动自发至今已逾十年,每天在煮饭前,抓起锅内一把米,放入米扑满,给比他们更困难民众改善生活,慈济人除了感动外,更效法他们的少吃一口饭的精神,推动日食八分饱,两分助人好的活动后来在世界各地救灾济贫,亦用此法推动善的循环,创造只要有心人人均有付出爱的机会。


2.在南非因种族歧视等问题贫困者众,慈济人在当地以尊重的方法,开展数百个职训所,当地祖鲁族民众,深感慈济人不是以上对下的救济,而是感恩尊重爱的态度,让他们深受感动,转而学习慈济精神,开展穷人帮助穷人的济贫之路,至今看到他们经常不畏辛苦,长途跋涉数千公里,在南非洲邻近国家推展慈善工作,累了露天树下而宿,虽贫心却富,怎不令人尊敬呢!


贫穷布施岂谓难?五十三年来由贫转富难数计,只要有导师引领,有心怎会难呢!


(二)豪贵学道难


1.举印尼为例,一九九八年慈济在印尼送大米,带动当地华商参与,发放对象包括军警人员都在内,次年雅加达红溪河发大水,居民泡在水中逾月,远在台湾的证严法师不忍与不舍,邀请印尼华商一起协助如何让水能退?并开展清理、清扫、消毒等工作,时,当地首富华商年已迈,不只出钱更出力,亲自执铲子铲除泥泞,这样一位养尊处优长者,平时怎会做此事呢?只因为学道学习付出,就这样带动印尼许许多多华商参与慈善工作,大家亲力亲为,如今从汲汲求财富累积,到成为慈善家,带动公司上下参与慈善工作,将照顾本土员工为己任,如今无心插柳柳成枝,感动印尼本地人,从此排华事件减少到没有,看他们家庭以慈善和乐传家,怎可说豪贵学道难呢?


2.再举马来西亚华商,看到自己太太参加慈济后,改变人生观,天天欢喜出门行善,从好奇到了解到参与,当马来西亚水患时,他亦走上街头捧着爱心箱募款,当他站在街头弯腰鞠躬,那一刻要克服的是去我执灭我相,培训完成搭专机返台授证,他与大众同住统铺寮房,却担心秘书住不惯统铺,让秘书住大饭店,如今天天学佛、学慈善,豪贵学道难不难?虽难,只要有导师引领,加上有心则不难。


(三)弃命必死难


当年甚至至今骨髓捐赠在全世界都是一项难题,当,看到白血病患生命走向尽头,在世界上唯一能救他生命的是骨髓,在世界各地甚至连亲兄弟都不愿意捐赠,因为担心为救人自己生命不保,有时父母亲亦担心救了小儿失去大儿,证严法师勇于承担,呼吁骨髓捐赠无损己身,大家来捐髓,因为对证严法师的信任,慈济率先捐赠验血,更是苦苦耕耘推动此救人任务,有捐赠者卷起袖子抽血,却当场晕倒,但,他捐赠的意愿却是如此强烈,醒了,还是要捐,弃命必死很难,谁不珍惜自己生命呢?在慈济世界里,看到一个个捐赠者,虽然有的一波三则才捐成,是因为父母与家人不同意,他还是偷偷的来,因为另一条生命唯一的机会,除了他还有谁呢?落地为兄弟、何必苦肉亲,无量义经里佛陀亦开示,头目髓脑悉施人,如今慈济开路,有爱的菩萨走进来实现救人的使命,爱在生命世界回荡。


三、结语:行经在慈济宗门


从以上实证中,证严法师须臾不离道,带领慈济人剑及履及,非以施舍为体,是固守宗教家本怀,以教化为根基,用爱行善天下,以宽阔心胸包容万物,进而促成不分宗教种族,互赞互叹肤慰苦难众生,造就今天的慈济世界。


与儒家中庸所喻之'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君子戒慎乎其所不赌。恐惧乎其所不闻。'


如藕益大师对'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所释'研真穷妄、断染育善'要仅只在'教'之一字,历经五十三年努力,证严法师念兹在兹提纲挈领,带领慈济人断陋习转识为智,也就是在每件事物中,细微观察从六识的妙观察智,到七识的平等性智,提醒大家是否更上层楼为大圆镜智?


而台湾民众在医疗方面因医学进步,求神问卜者希,在信仰上亦从民间信仰,进入善的领域,更进化心灵领域,很多民众在信仰的认知上,进而'起观行觉、返迷归悟'。


证严法师开静思法脉立慈济宗门,带领慈济人以'静思法脉勤行道,慈济宗门人间路',弘誓愿入人群,致力于研真觅真如,穷妄弃习气,一念三千遍法界,无明虚妄要离心,去除慢与执,心无所住开大步,携手在九十七个国家与世界各宗教融合,深耕'随拈一法、无不中道'精神,深信处处是慈悲与爱,无处不慈悲,无处不见爱,和谐美善不只是世界图景,亦是慈遍法界光照十方最高境界。



编辑:果仁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