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大和尚(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雨)
云门文偃禅师是云门宗的创始人,因他在得法之后常住韶州云门山(今广东乳源县北)的光泰禅院举扬一家宗风,后世取其所居山名将他所创立的宗派称为云门宗。在弘扬云门禅法的过程中,文偃禅师继承前代禅师的思想并进行大胆的革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云门宗禅学思想体系。具体来说,云门文偃禅师的云门宗禅法思想主要包括“云门三句”“一字关”“顾鉴咦”和“云门三病”等等。文偃禅师通过对这些禅法思想的弘扬,接引了大批禅门学徒明见自性。
一、云门文偃禅师生平
文偃禅师(864—949),俗姓张,苏州嘉兴(浙江嘉兴)人,幼年时出家于本地空王寺,受具足戒于常州戒坛,最初修学小乘,次通中道,后往睦州亲近禅门高僧道踪和尚。道踪是南岳系黄檗希运下的门人,常住观音院,门下学人常百余众。道踪禅师告以“秦时车度轹钻” 之语,文偃因而有所悟入。几年之后,文偃到福建参礼雪峰义存禅师。对于文偃参学于雪峰义存禅师的事迹,《五灯会元》卷十五“文偃本传”有如是记载:师到雪峰庄,见一僧乃问:“上座今日上山去那?”僧曰:“是。”“寄一则因缘问堂头和尚,只是不得道是别人语。”僧曰:“得。”师曰:“上座到山中见和尚上堂,众才集便出,扼腕立地曰:‘这老汉项上铁枷,何不脱却’”其僧一依师教。雪峰见这僧这么道,便下座拦胸把住曰:“速道!速道!”僧无对。峰拓开曰:“不是汝语。”僧曰:“是某甲语。”峰曰:“侍者将绳棒来。”僧曰:“不是某语,是庄上一浙中上座教某甲来道。”峰曰:“大众去庄上迎取五百人善知识来。”师次日上雪峰,峰才见便曰:“因甚么得到与么地!”师乃低首,从兹契合。温研积稔,密以宗印授焉。
文偃对雪峰禅法至为尊崇,他不仅在雪峰门下,而且此后驻锡光泰禅院向弟子开示时也经常说:“南有雪峰,北有赵州”。文偃在雪峰门下悟道后,雪峰门下有僧举《参同契》问“如何是‘触目不会道,运足焉知路’?”雪峰道:“苍天!苍天!”那个参学的僧人不明,去问文偃,文偃道:“三斤麻,一匹布”,其僧曰:“不会。”文偃说:“更奉三尺竹。”禅宗主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僧人却以言语相问,文偃知道他陷入了言语窠臼,因而顾左右而言他,以此截断该禅僧的妄想执著,使他在“言语道断,心思路绝”之时触缘开悟。文偃也因为此次的禅机脱颖而出,颇得雪峰义存禅师的器重。(作者: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佛教协会会长、上海玉佛禅寺方丈觉醒大和尚本文为节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