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夏年:随州大洪山初祖报恩禅师碑铭考述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4-09-2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黄夏年教授(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雨)

 

    宋人曾说:“大洪山在随州西南,盘基百余里,峰顶俯视汉东诸国,林峦丘岭犹平川也。以耆旧所闻考之,洪或曰胡,或曰湖,未详所谓。今以地理考之,四山之间昔为大湖。洪波洋溢,莫测涯涘。其后二龙鬪搦开层崖,湖水南落,故今负山之乡谓之落湖管。此大洪所以得名也。” 这座大山不仅孕育了历史文明,还为佛教文化的发展做出过贡献。在唐代盛世佛教时期,大洪山就开始有僧人在这活动,到了宋代以后,大洪山的佛教已经登上了中国佛教的领导地位,影响了后来的佛教发展。大洪山佛教的发展,与曹洞宗的僧人贡献是分不开的,其中报恩禅师就是最著名的一位曹洞僧,是他奠定了大洪山曹洞宗的地位。

 

  报恩禅师的生平事迹在现在保存下来的僧传中有载,例如《续传灯录》卷第十、《补续高僧传》卷第九、《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三十、《五灯会元》卷第十四、《五灯严统》卷第十四、《指月录》卷之二十五、《五灯全书》卷第二十九等等,上述各书的记载皆由最早的灯录而传抄,其内容主要分为生平事迹与说法两个部分。但生平事迹应推自现在还在大洪山保存的《宋故随州大洪山十方崇宁禅院保寿神禅院第一代住持恩禅师碑铭》(以下简称“碑铭”)里,而说法部分则是来自于其它的灯录等典籍里面。(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黄夏年教授)

 

 

 

 

编辑:心毅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