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伟:药师佛与健康禅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5-01-16

 鲁东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公伟

 

    药师信仰是大乘佛教中的一种重要的信仰形式,在中国佛教信仰中具有重要影响。药师信仰也是净土信仰中的重要一支,与弥勒信仰、弥陀净土信仰构成了过去、现在、未来不同时期的净土信仰模式。建立在药师经典基础上的药师信仰,经过现代阐释,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药师佛、净土信仰、药师净土信仰的关系

 

    第一,佛教经典的中的药师佛。

 

    中国流传的药师净土主要的经典依据就是《药师经》,也就是《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这些经典进入中国之后,很快有了信众。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各地现存的一些佛教石窟和壁画中的药师形象、药师净土变等看出来。药师佛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在佛教的寺院大雄宝殿中很多都是药师佛、释迦佛和弥陀佛三圣并立,接受众生的供奉。

 

    第二,净土层面的药师信仰。

 

    净土思想作为大乘佛教中的重要思想,影响非常广泛。随着净土经典的传入,中国也陆续出现了不同的净土信仰。

 

弥勒净土信仰有两部分内容:一是上生信仰,一是下生信仰。所谓下生信仰就是说弥勒受到释迦牟尼佛的授记,经过一段时间,最终在世俗的世界龙华树下成佛,三会说法,广度众生的事迹。

 

    药师净土就是与以上净土并立的一种净土信仰,特别是与弥陀净土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

 

    第三,药师净土与健康的关系。

 

    师佛作为医王中的医王,其表现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生理方面,二是人的精神层面。其实,这两个方面从现代范畴来说就是指人的身心健康。

 

    作为一个现实的人,身体是基础,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则很难进行其他的工作和修行。所以,健康禅的第一步就是要身体健康无病苦。只有身体的健康,没有心理的健康也会导致种种问题,因此,维持心理健康是更进一步的要求。在做到心理健康无烦恼的基础上就需要更上一层楼,追求人的灵性的健康,从而进入解脱的境界。假以时日,对药师法门做更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相信健康禅的理念会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从而在佛教现代化的洪流中拥有一席之地。(作者:王公伟 鲁东大学教授 本文全文发表于《第二届健康禅研讨会》)

 

 

 

编辑:妙诗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