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教授董群
慧可禅师求安心而悟,他是如何因求安心而开悟的呢?
慧可(487—593)是禅宗的第二祖,禅宗诸祖中的本土禅师第一人,俗姓姬,武牢(今河南省荥阳县)人,原名神光,在菩提达摩门下开悟,他的求法因缘,有“立雪断臂”的传说,慧可出家后,曾在河南嵩山一带向达摩求法,达摩在此少室山石洞内面壁禅坐达九年之久,这种修行,称为壁观。慧可在达摩门下,“十年侍奉,以至立雪断臂。”(《人天眼目》卷五)据说在有一年的十二月九日夜,天降大雪,神光在雪地里,立在达摩身后,求达摩开示,坚立不动,一直到积雪过膝。达摩心生怜悯,就问:你站在雪地里那么久,想求个什么事?神光悲中带泪地说:请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生。达摩说:诸法的无上妙道,需要经过多少劫的精勤修行,难行能行,非忍能忍,才能有所成就,难道以小行小智,轻心慢心就能证得?神光听后,就悄悄地找来一把刀,自断左臂,放置在达摩面前,以示求法的决心。达摩知道这个人是一个法器,为其改名为“慧可”。接下来,就有一段关键的对话。
慧可问:诸佛的法印可以听闻吗?达摩说:诸佛的法印,并不是从别人处可以得到的。慧可又说:我的心不安宁,乞请您为我安心。达摩说:把你的心拿来,我来帮你安住。慧可说:我找了我的心,找不到(觅心了不可得)。达摩说:这样的话,我把你的心就安定完毕了(《景德录》卷三)。慧可言下大悟。为何会大悟?这对话的最后兩句,需要好好参究。
开悟之后,慧可在达摩门下侍奉十年,最后,达摩以四卷《楞伽经》和袈裟付与慧可,并有传法偈一首: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达摩西归后,他自己继续阐发禅风。这个断臂故事,禅宗史上还有不同的看法,但一直传承下来,体现了慧可求法的强烈的意愿和决心,是一个古老的励志故事,现在少林寺景区还有立雪亭。禅宗史上对上对此公案多有唱颂,宋代汾阳善昭禅师颂曰:九年面壁待当机,立雪齐腰未展眉。恭敬愿安心地法,觅心无得始无疑。“无疑”,就是指开悟了。(文:东南大学教授董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