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谨遵佛制,严净毗尼,恪守正法,利乐有情。2016年5月20日(农历丙申年四月十四),普陀山圆通禅林、梅福禅院、伴山禅院等寺院举行结夏安居仪式。各寺院安排比丘尼代表于普济禅寺方丈殿礼请普陀山佛教协会会长、普济禅寺方丈道慈大和尚为结夏安居期间(农历四月十六至七月十五)依止律师。
圆通禅林等寺院结夏安居礼请会长道慈大和尚为依止律师
礼请仪式
合影留念
菩萨在线浙江讯 为谨遵佛制,严净毗尼,恪守正法,利乐有情。2016年5月20日(农历丙申年四月十四),普陀山圆通禅林、梅福禅院、伴山禅院等寺院举行结夏安居仪式。各寺院安排比丘尼代表于普济禅寺方丈殿礼请普陀山佛教协会会长、普济禅寺方丈道慈大和尚为结夏安居期间(农历四月十六至七月十五)依止律师。
礼请依止律师仪规后,道慈大和尚为大家作了开示,他对普陀山几处女众道场每年夏天遵循佛制进行三个月的安居,表示欢喜赞叹,要求安居僧以戒为师,安住当下,精进行持;同住一处,相互鼓励,彼此护念,用心办道。
最后,道慈大和尚祝愿大家安居期间均能克期取证,道业有成。仪式现场庄严肃穆,出家师父在此结夏安居,精勤修道。
在接下来的农历四月十六至七月十五三个月安居期间,普陀山圆通禅林、梅福禅院、伴山禅院等寺院僧众将用心修行办道,不再外出。
结夏安居制度,始行于印度古代婆罗门教,后为佛教所采用。在印度,雨季长达三个月,在此期间,草木、虫蚁繁殖最多,出家人恐外出时误蹈、伤害生灵,而遭世人讥嫌,因此禁止外出,聚居一处精进修行,称为安居。中国安居制度虽承袭于印度,但并非完全沿用全部内容,而有部分变通之处。古德按气候及风俗民情的实际状况,一般以每年农历的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期,而此时期正值中国的夏季,故称夏安居。又称雨安居,或结夏、坐夏、坐腊、结制等。(文:寂戒 图:礼证)
相关新闻:
(文编:妙甜 责任编辑: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