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在线江苏讯 2012年2月29号,寿星高悬,龙天吐瑞,松风高洁,鹤寿延年,今天是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灵岩山寺方丈明学长老九十岁寿诞,中国佛教界高僧、法师、灵岩山寺四众弟子与佛教居士共同为明学长老拜寿。
江苏佛协名誉会长明学长老九十岁寿诞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言)
江苏佛协名誉会长明学长老九十岁寿诞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言)
心澄大和尚、秋爽大和尚、昌鉴大和尚给明老拜寿(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言)
心澄大和尚赠送礼品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言)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金山江天禅寺、焦山定慧寺方丈心澄大和尚,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姑苏寒山寺、重元寺方丈秋爽大和尚,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扬州大明寺方丈能修大和尚,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连云港海宁寺方丈昌鉴大和尚,江苏省宗教领导、佛教协会、嘉宾、居士共千余人参加明学长老大寿。
心澄大和尚与明老亲切交谈(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言)
明老与秋爽大和尚亲切交谈(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青尘)
明老简单而又意义非凡的九十大寿寿宴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青尘)
明老简单而又意义非凡的九十大寿寿宴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言)
精神矍铄的明学长老(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青尘)
明学长老2001年当选为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十年来,明老作为江苏佛教的领军人物,明老以其非凡的胆识和魄力,殚精竭虑,率先垂范,精进行持,带领江苏佛教四众弟子,发前人所未发、开时代之新风,建寺兴业、创办教育、大兴佛事、广行教化,在江苏乃至全国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为江苏省佛教事业做出重要贡献;2011年明学长老从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正式卸任,但是明老仍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江苏省佛教事业的发展,积极发挥了老一辈高僧大德的传帮带作用,支持和指导新一届省佛教协会领导班子开展好各项工作,更好地发挥省佛教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领江苏省四众弟子正信正行,利益众生,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心澄大和尚(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言)
江苏省宗教局沈祖荣副局长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青尘)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姑苏寒山寺重元寺方丈秋爽大和尚(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青尘)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扬州大明寺方丈能修大和尚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言)
上海龙华寺方丈照诚大和尚(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青尘)
明学法师俗名冯祖慎,1923年出生于浙江湖州。1947年8月,离开家乡到灵岩山寺修持念佛法门。1948年农历二月依普陀山三圣堂真达老和尚出家,同年在南京宝华山受比丘戒。1949年4月至11月去福州舍利院拜慈舟老法师学戒律。1956年9月至1959年7月在北京中国佛学院就读,毕业后仍回灵岩山寺任监院。
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连云港海宁寺方丈昌鉴大和尚(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青尘)
苏州西园寺普仁大和尚(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青尘)
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大初法师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青尘)
寿烛(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青尘)
1978年11月,中国佛协赵朴初居士专程上灵岩山寺视察,提出要恢复灵岩山寺,不久苏州市政府将灵岩山寺归还佛教界管理。1979年底,明学法师回到梦魂萦绕的灵岩山寺。从此,灵岩山寺在明学法师的主持下,一边修建一边对外开放,并于1980年12月创办了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
一、恪守祖训
灵岩山寺为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创办的专修净业道场,针对当时佛教寺院存在“三滥”(剃度滥、传戒滥、住持滥)以及一些僧众热衷于经忏,不注重修学的弊病,印祖在创建灵岩净土道场之际,特订立五条规则:
1、住持不论是何宗派,但以深信净土,戒行精严为准,只传贤,不传位,以杜法眷私属之弊。
2、住持论次数,不论代数,以免高德居庸德之后之嫌。
3、不传戒,不讲经,以免招摇扰乱正念之嫌。堂中虽日日常讲,但不招外方来听耳。
4、专一念佛,除打佛七外,概不应酬一切佛事。
5、无论何人不得在寺收剃徒弟。
以上五条,如有违者立即出院。
为了重振灵岩山十方净土道场,明学法师恪守印祖遗训,将印祖制定的以上五条规约,作为灵岩山寺共住规约的核心,坚决不做经忏、不收徒、不传戒、不办讲经法会,坚持十方丛林制度。他在僧众会上说:“祖师定下来的规约,在我明学手里一点也不能改,否则我对不起祖师大德,也对不起前来参学的同修。”总之,灵岩山寺的规章制度,多是遵照印祖的思想而制定的。
二、创办僧伽教育
1980年3月18日赵朴初居士第二次上灵岩山寺视察。鉴于寺院后继无人,明学法师发心创办僧伽教育,培养僧才,向朴老请示。朴老表示大力支持,并亲自拟定、题写了“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的校名。经过筹备,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于1980年12月10日正式开学。
明学法师作为佛学院常务副院长,始终将培养僧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从佛学院招生到学僧毕业,每一个环节,他都严格把关。例如,在招生时,明学法师把信仰放在第一位。他说:“一个出家人,若没有坚定的信仰,那么他学的知识越多,对于佛教越不利。”这句话是指一些人没有坚定信仰,上佛学院只偏重学习知识,不守戒律,或者借上佛学院读书作为跳板,学到知识,就离开寺院,到社会谋生去了。故而,他特别强调:被录取的学僧,首要条件,即要有坚定的信仰,坚定的道心,严守戒律。在此基础上,经过佛学院的学习深造,将来才可能成为宏扬佛法、续佛慧命的栋梁之才!
三、淡泊名利
印光大师圆寂前曾嘱咐真达和尚:“汝要维持道场,宏扬净土,不要学大派头。”明学法师继承灵岩山优良传统,不仅生活俭朴,而且对名利也看得淡,并教育僧众要淡泊名利。他曾说,人生最痛苦的是争名夺利,一个人往往会因争名逐利而荒废道业,甚至走上邪路。他还说:“出家人只要真心修持,该有的自然会有。若福德因缘不具足,你想得到的东西,求也求不来。” 作为名寺方丈,明老担任的职务甚多,但他却把这些名誉、地位视之如“空中楼阁”,绝不萦怀。
四、专修净土
灵岩山寺是根据净土宗的理论和修行方法及印光大师的佛学思想而建立的净土宗专修道场。
1、“念佛法门,乃佛法特别法门,仗佛慈力,可以带业往生。带业往生者,全仗阿弥陀佛大悲愿力,与当人信愿之力,感应道交,得此巨益,校比专仗自力者,其难易天地悬殊也。”
2、“唯持名念佛,摄机最普,下手最易。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
3、“持名念佛的同时,劝重因果。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略,若告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则必畏恶果而断恶因,修善因而冀善果。”
4、“发愿弘扬净土,亦注重融合诸宗,并不扬此抑彼,排斥他宗。”
5、“援儒入佛,一以教化儒家弟子,一以维护佛教。其主张儒释二教,其迹似异,基本源同。儒佛二教,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
(责任编辑:高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