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圣水禅院春耕播种 传承农禅生活

来源:峨眉山佛教网      发布者:妙言      时间:2012-04-10

导读:如今,物质生活水平的确在飞速的提高,但物质的充裕也已渐渐让众多人开始忘却了那份自种自食的最本真的乐趣与悠然。“百丈立清规”的怀海禅师不但开启了禅宗丛林清规制度的中国化,也为禅宗后来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他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格言,让人们开始惊觉这份最原始的食作方式,它的重要性及修身性。

法师下到农田种植作物


法师们下到农田种植作物


法师们下到农田种植作物



法师们下到农田种植作物

 

    菩萨在线四川讯 春光明媚,万象更新,神州大地进入了农忙时节,而在峨眉山上的佛国古寺中,在梵呗清音之余,也在上演着同样的光景。四月,峨眉山圣水禅院的法师带领职工一起下到农田,种植玉米、茄子、白菜、四季豆、南瓜、芹菜等作物。

 

  圣水禅院的承妙法师介绍道,在春天大面积播种时,全寺的僧职员工都会下到田地里干农活,拔草、耕地、种植、浇水,整个要忙上五、六天的样子。这之后,每隔一段时间还会去拔草、浇水。等到这些菜长成以后,很多吃不完的会送到其他寺院里,如此也节约了不少寺院的开销。

 

  问到农作对于修行的意义时,承妙法师解释道,丛林清规的开创者百丈怀海禅师曾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如今生活条件虽好,但是通过自己的耕耘、劳作与收获,可以令我们不忘本真,用行践来切身体会所学,做到动静相宜。

 

  昔日布袋和尚诗曰: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赵朴老亦曾说:“僧人既要拿得起锄头去拓荒开净土,又要用功读佛典,明了佛典中的禅机重关。”提倡农禅生活,自古便是我国僧伽的一个优良传统。

 

 

(责任编辑:赵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