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香海禅寺创办禅修营的初衷就是怀着与万人共证菩提,以“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用、同结万人缘”为展开的理念。愿意与一切怀着美好心愿的人,结下善缘,共同为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改变与净化,努力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开营仪式
嘉兴市佛教协会会长、香海禅寺住持贤宗法师致辞
闽南佛学院导师传明法师发言
营员齐唱三宝歌
菩萨在线浙江讯 2012年8月6日(农历六月十九),是观音菩萨成道纪念日,香海禅寺第二届“清凉禅韵”青年禅修营开营仪式隆重举行。
出席此次开幕式的法师有嘉兴市佛教协会会长、香海禅寺住持贤宗法师、闽南佛学院导师传明法师、福建佛学院照明法师、鄞州金峨禅寺慧明法师、香海禅修院院长慧海法师等。1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齐聚香海禅寺雄伟的“万佛宝殿”前,见证了此次开营仪式。
开营仪式由慧安居士主持,由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拉开序幕,接着与会大众同唱《三宝歌》。
开幕式上,“清凉禅韵”青年禅修营总导师香海禅寺住持贤宗法师为营员开示。他介绍了香海禅寺的由来、历史以及开办“清凉禅韵”青年禅修营的初衷意义。建于1308年的香海禅寺,原名福善寺,寓意能为周边百姓带来福德,种下善的种子。让更多青年学子认识到,佛教是积极,充满智慧的,而不是消极迷信的。运用佛陀教法,完善人格,开启内在智慧,降服生活中种种烦恼,这就是举办“清凉禅韵”青年禅修营的意义所在。
今天的香海禅寺继续继承这久远的誓言和火炬,我们创办禅修营,就是怀着与万人共证菩提的初衷,以“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用、同结万人缘”为展开的理念。香海禅寺愿意与一切怀着美好心愿的人,结下善缘,共同为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改变与净化,努力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传明法师与大众分享了他对佛法的几点感悟。传明法师认为佛法有三个要点,第一,佛法教我们如何解脱人生的烦恼,这种烦恼恰恰是金钱解决不了的;第二,佛法讲慈悲,只要有慈悲心,每个人都是观音菩萨,内在的智慧表现出来就是慈悲;第三,佛法讲正见,有智慧才可以逆转烦恼为菩提,以正见观照人生,才能纠正生命的迷乱
营员早课
营员早课
王雷泉教授讲课
仪轨讲解
瑜伽
紧接着义工代表上台发言,讲他在香海被一种氛围所打动。这种氛围来自于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一种没有私欲的清明心,就像梅花出尘的清香,弥漫着整个香海禅寺。他赞叹说,香海真的是芬芳的大海,包容的大海,自在的大海。每一个在香海成长的义工,最后都会得到精神的富足,并可以慷慨的伸出自己的手,去帮助周围的人,和他们一起呼吸云霞,共享喜乐,——这就是香海的义工精神。
营员代表上台发言,首先感谢所有为禅修营的成功举办作出贡献的人。能相聚香海,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缘分。他希望在禅修营期间,能够在导师的引领和义工们的关怀下,摆脱浮躁,开启静心之门,得到喜乐自在的人生。
授旗仪式中作为导师代表的传明法师,将上书“清凉禅韵”的营旗交给营员代表的手中,这个仪式,象征着一种精神的传递。远承自佛陀的智慧与悲愿,已经在当今青年的心中,播下了菩提的种子。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王雷泉教授作了名为《法华精神与人类宗教的未来》的主题讲座。
王雷泉教授首先分析了当今世界语境中的“宗教问题”,指出佛教的处境其实不容乐观。追究原因,实际上就是末世文化的消沉与保守。教授反问大家,究竟是世间法化出世法,还是出世法化世间法;究竟是佛性化民族性,还是民族性化佛性。王雷泉教授的提问大胆新颖,并且直砭时弊,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的正直与良知。
最后,王雷泉教授富有洞见地提出:儒佛道三家的融合,给如何在这个日趋复杂与多变的时代和谐共处,提供了一个可以效法的榜样;或许,佛教的道路,就暗含着未来世界文明如何和平发展与自我救赎的方向。
在接下来为期一周的禅修中,莘莘学子会接受系统的禅修训练,聆听佛教高僧关于佛教义理与修行的开示,来自各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佛教与文化、宗教与现实人生等诸多延伸课题展开的讲座。另外,别开生面的“普茶”、“夜话”、“传灯法会”、“佛教音乐晚会”、“行脚”,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当代的青年直观的感受到佛教文化的魅力。
“如人饮水,冷暖自如”,我们相信,人一旦尝到般若的甘露,即便未来的道路可能仍旧充满坎坷与荆刺,但是生命之轮,在此刻,在香海,已经开始逆转了。(图文 香海禅寺)
相关链接:玄洪法师应邀为香海禅寺首届清凉禅韵夏令营讲授《心经》
更多夏令营活动请点击:走进古刹 体验禅意
(责任编辑:彭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