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高峰论坛现场
座谈会现场
《唯识研究》编委会议现场
合影留念
菩萨在线浙江讯 2012年8月25日至26日,为期二天的唯识学高峰论坛在杭州佛学院隆重召开。有25位来自两岸三地的法师、学者参加盛会。他们分别来自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华梵大学、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台北大学东西哲学与诠释学研究中心以及杭州佛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与研究机构。杭州佛学院副院长慧仁法师与华梵大学熊琬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唯识学高峰论坛分为三个场次,第一场次为25日上午,主持人:胡晓光、林镇国;发言人:赵东明、熊琬、德澄、茅宇凡。第二场次为25日下午,主持人:程恭让、赖贤宗;发言人为:胡晓光、赖贤宗、姚治华、林佩莹、林国良。第三场次为26日上午,主持人:林国良、姚治华;发言人:程恭让、林镇国、海慧、袁经文、方丽欣。26日下午是一个座谈会,主题分为三个部分:一、汉语唯识研究的方向与未来发展;二、两岸三地唯识研究;三、《唯识研究》办刊建议。26日晚上,在杭州佛学院会议室召开了第二次《唯识研究》编委会议,刚晓法师、慧仁法师、吴学国、傅新毅、姚治华、林镇国六位编辑出席了会议。在编辑会上,经过编委商讨决定,南京大学傅新毅教授被聘为《唯识研究》第二辑执行主编。
本次唯识学高峰论坛共发表论文16篇,其中中文论文13篇,英文论文3篇。
具体情况如下:
赵东明:“转依”与“心、心所”认识论的“四分”说
—以《成唯识论》及窥基《成唯识论述记》为中心—
程恭让: 慈恩大师关于《说无垢称经》宗绪问题的讨论
周贵华:《解深密经》的三时判教
——汉藏译本的一个对比研究
熊 琬:从“见性”(眼见、识见或心见)说探讨唯识与如来藏思想之差异
胡晓光:试论婆罗门教基本观念与大乘唯识学思想之比较
----依哲学性原理对几个基本范畴对比之考虑(提纲)
胡晓光:略论欧阳竟无的“如来藏”思想 (提纲)
赖贤宗:法藏对于唯识学的吸纳与转化:
----环绕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而有的研究
释海慧:论印顺法师唯识与中观交涉之研究
袁经文:唯识与真实
——《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与《解深密经》的融摄演绎
释德澄:唯识学视域中的认知问题
林国良:从《六门教授习定论》看唯识宗止观修习次第
——暨论五重唯识观与四寻思四如实智之异同
茅宇凡:“唯识”的悟入与意言
——从“资粮位”到“加行位”
方丽欣:据《摄真实论》及其《疏》探讨
——佛教瑜伽行中观派的“刹那灭理论”
姚治华:The Cognition of Nonexistent Objects: Five Yogācāra Arguments
林佩莹:The Tathāgatagarbha Theory in Shōtoku Taishi’s Commentary on the Śrīmālā Sūtra: A Comparative Approach
林镇国:How to meditate with the knowledge of particulars and universals for attaining the enlightenment ?
—Huizhao on svalakṣaṇa and sāmāyalaṣaṇa
(责任编辑:彭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