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国
近代以来,太虚大师首先提出与倡导“建设人间佛教”(1933)的思想和号召,自此以后,便在中国海峡两岸以及东南亚、印度、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得到响应与发扬,严格说来,在禅宗、当然是南禅的精神特质中业已孕育着“人间佛教”思想的胚芽。指出南禅的思想特质是: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南禅的奠基人慧能以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尤其儒道思想为背景,在引鉴中提出了“本心”、“自性”的概念。
实现了般若文献的不取不舍的智慧妙用与《大般涅槃经》的佛性思想的一体统一,以“无念、无相、无住”的三“无”思想和实践在佛教中开出了南禅一脉,并在三“无”的思想和实践中将佛性或本心、自性的不取不舍的智慧妙用引入了日常生活中,实现了即世俗即神圣、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南禅的生活气息之突出胜过佛教的其他宗派,而特别重要的是这种生活气息在性质上与儒学有些相近,它并不否定现实世俗生活的合理性与积极意义,在佛教未来的新的展开历程中,禅宗有可能成为佛教通向现实社会而成为“人间佛教”的一座重要的桥梁。
(责任编辑:范祖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