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陈永革教授
陈永革教授从印顺法师在《太虚大师年谱》中的总体评价入手,指出太虚大师所著力建构的“人间佛教理论”,呈现出鲜明而深刻的反思意识。
这种反思意识的构成内容,具体表现为对中国佛教思想传统的反思、对中国佛教的出路的反思,对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之关系的反思,以及中国佛教与中国社会关系的反思认知,必须结合其对人间佛教社会观、乃至社会理论展开相应的思考。本文指出,太虚大师以反思性为特征的“人间佛教理论”,坚持以佛教为本位、以中国为本位两大原则立场,以此展开其“人间佛教学”建构的“佛教性”、“中国性”、“社会性”、“文化性”和“普世性”,有其鲜明的中国社会认知与佛教弘化的关系意识。上述太虚大师佛教思考中的佛教性、中国性、社会性、文化性和普世性,既是其人间佛教理论的构成内容,更体现其人间佛教理论具有一种“反思性”的建构类型。(文: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陈永革教授)
(责任编辑:范祖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