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禅修是境界的提升,须经持之以恒的修炼,以达到心思澄明,提高精神的专注,并逐渐溶入到生活当中,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坦然。2013年4月12日,厦门太平岩寺举办为期三天的四月随喜禅三健心瑜伽活动。中国佛学院戒毓法师主法八关斋戒。
厦门太平岩寺举行随喜禅三健心瑜伽活动(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中国佛学院戒毓法师主法八关斋戒(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止静(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雪)
止静(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雪)
菩萨在线福建讯 2013年4月12日,厦门太平岩寺举办为期三天的四月随喜禅三健心瑜伽活动。中国佛学院戒毓法师主法八关斋戒,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余禅修爱好者共聚一堂,在戒毓法师的带领下如法如律进行戒行修持。
工作的烦恼、生活的压力以及繁忙的人际应酬,让城市人丢掉了真实的自我。为了让都市的人们找回内心真实的自己,把心找回来,让身心健康起来,让生活和工作和谐起来,厦门太平岩寺特别举办了本次活动。活动结合佛家、儒家和道家之精华,在动静中训练一颗平衡的心。
禅修过程中,中国佛学院戒毓法师为众开示,提醒学员禅修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境界的提升须经持之以恒的修炼,以达到心思澄明,提高精神的专注,并逐渐溶入到生活当中,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坦然。随后,戒毓法师以身行风范示教,带领学员一起参禅悟道,操练健心瑜伽。在戒毓法师监督和指导下,每位学员都气定神闲的安坐在禅垫上,放下万缘凝神专注,将刚才领受的教诲融入到了禅修当中。
开示现场(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戒毓法师开示(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行香(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行香(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戒毓法师带领学员操练健心瑜伽(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雪)
中国佛学院戒毓法师在开示中还说到,我们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于一个心字,学禅呢,就是为了学会管理心,驾驭心,做心的主人,但是如何才能管理好这个心呢,这个需要训练。因为这个心包括的内容太多了,包括情绪、心态、态度、思想、认知,如果没有找到这个心,给这个心一个恰当的定位。这就会很麻烦。我们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学到了很多知识,很多理论,但是这些知识,这些理论如何才能落实到心里面,这也需要训练。禅呢,就是对心灵的训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加本次禅修的众多学员,深深感到戒毓法师的随喜禅三健心瑜伽带给自己的力量。希望以后能积极参加这种禅修课程,把这种正能量带给更多人。
合影留念(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菩萨在线走进太平岩寺(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观世音菩萨(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厦门太平岩寺(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厦门太平岩寺,位于万石植物园西山南麓,五老峰北面,与鼓浪屿隔海相望。岩寺环境优雅,巨岩重叠,林木葱郁,飞檐雀瓦与丛林相掩映,更显幽深静谧。
太平岩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中祀玉皇大帝,称“太平观”。明末为郑成功读书处,后毁于厦门“迁界”。清乾隆初年,南普陀寺住持如渊和尚募资复建,开辟佛教道场,于岩前大石上镌刻“极乐天”三字,改太平观为“太平岩”。嘉庆、同治年间,先后两次翻修殿宇,清末年初,寺岩再度废地。20年代初,南普陀寺住持转逢和尚从星洲募资翻修扩建殿堂,后由转岸法师住持重修,抗战年间转岸法师出国,交由其女弟子瑞孟姑住持。抗战胜利后,转岸法师从星洲募资重修。1948年,菲律宾华僧性愿和尚捐资就太平岩创办“觉华女子佛学苑”。1951年佛学苑撤回泉州复办,寺务交由宏稠姑住持,组织住寺女众自救自养。1958年,由解放军部队借住。1965年底,部队将撤时重修寺院,交由厦门佛教协会接管。1975年,由厦门市园林局管理处收管,更名为“茶人之家”对外营业至2000年。(现场记者:妙雨 妙雪 心毅 果戒 慧悟 果逸)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范祖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