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河北禅宗文化论坛”之专家学者分组讨论(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第二分组讨论现场(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尘)
分组讨论现场(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尘)
刑东风教授(左)、梁世和教授(右)主持分组论坛(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黄连忠教授主持分组讨论(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尘)
金易明教授主持分组讨论(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尘)
昌莲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菩萨在线河北讯:2013年5月25日下午14时,第三届禅宗文化论坛进入分组讨论。分为“净慧长老佛学思想与生活禅、北朝佛教、北方禅宗与寺院”三个分论坛,共举行9场专题报告,开展学术交流,发表论文近100余篇。第一阶段第一组刑东风、梁世和,第二组金易明、张总,第三组赖功欧、陈立骧分别主持。第二阶段第一组由李四龙、黄连忠,第二组姚衡群、张文良,第三组李向平、黄公元分别主持。
张世军教授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尘)
闽南佛学院法师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何则阴教授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讨论发言现场(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尘)
分组讨论现场(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分组讨论现场(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在分论坛会上,100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自己的论文作了简要的介绍,谈到了怀念净慧长老,发展佛教学术,净慧长老与禅文化的海外传播,与当代中国佛教、河北佛教以及对生活禅的理解等。
北朝时期,是河北佛教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寺院建设规模空前,东魏迁都邺城后,这里成为中国佛教中心,达到极盛。
北朝时期,河北高僧辈出,宗派纷呈。先后涌现了道生、昙无最、慧光、道宠、僧稠、慧可等著名高僧,诞生了地论南道、北道等佛教学派,大小乘禅法交融汇集,而且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民间佛教慈善机构。
河北省第三届禅宗文化论坛的举办,对于继承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河北优秀文化,宣传河北,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净慧长老是著名爱国高僧,1933年出生于湖北省新洲,一岁半即被送入佛门抚养,十四岁正式披剃。1951年十八岁时到广东云门寺受比丘戒,得以亲侍中国现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并承虚老之付嘱,以一身兼祧禅宗五宗法脉。1956年考入北京中国佛学院学习,成为中国佛学院第一批研究生。1962年被错划为右派,辗转于京、粤、鄂等地劳动改造。改革开放后,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1979年净慧长老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的各项恢复工作及创办《法音》杂志,后任主编。1988年,长老应河北省政府之请,组建河北省佛教协会,主持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2003年,应湖北省政府之请,出任当阳玉泉寺方丈;同年,应本焕老和尚之请,继席湖北黄梅四祖正觉禅寺方丈。
净慧长老先后担任中国佛协理事、常务理事、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创会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等职务;历任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常委、湖北省政协委员。
净慧长老是当代佛门泰斗,禅宗巨匠,他慈心无量,悲愿宏深,起衰继绝,承祧祖业,以建寺安僧为己任。先后兴复了河北赵县柏林禅寺、石家庄虚云禅林,邢台玉泉寺、大开元寺,湖北黄梅老祖寺、四祖寺下院芦花庵,当阳玉泉寺、度门寺等祖师道场。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净慧长老慧眼独具,洞悉幽微,敏锐地观察到佛教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他继承并发扬了太虚大师、赵朴初居士所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创造性地提出“生活禅”修学法门,将佛法与现代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二十多年来,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理念深入人心,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接引与培育了大量佛教的新生力量,为佛教复兴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净慧长老一生爱国爱教,信仰坚定,戒律精严,注重道风建设,重视僧伽教育,大力培养青年僧才,为中国佛教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毕业心血。同时,他佛学造诣精深,重视文字般若与佛学研究,公开出版近二十种佛学著作、主编、主持出版了上百种佛教书籍,不遗余力弘扬佛教文化。长老积极开展对外交流,足迹遍布欧美亚非几大洲,向世界传播禅文化,为佛教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心血。他热心公益事业,弘法利生,服务大众,为促进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更多内容:第三届河北禅宗文化论坛
(责任编辑:范祖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