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辉大和尚:佛教生态思想 助推生态文明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者:慧悟      时间:2013-07-23

导读:“心态决定生态,心境牵动环境,首先解决好内在心态问题才能处理好外在的生态的问题”,圣辉大和尚于2013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上强调了养成宽大心态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中外专家、高僧论道生态文明 


原国务委员戴秉国先生与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佛教协会会长圣辉大和尚亲切交流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佛教协会会长圣辉大和尚讲话 

 

    菩萨在线贵州讯  2013年7月21日,在贵州铜仁市召开了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本次论坛是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分论坛,旨在为更好地挖掘、保护和传承梵净山佛教文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方面和全过程,积极探讨推动梵净山生态文明建设与佛教文化的协调发展。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圣辉大和尚在会上从佛教思想角度谈了对于生态文明的积极推动作用。


    20世纪以来,环境保护已成為一大世界性的难题。佛教教义认為,生态危机是人类「共业」所感召而形成的,它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工业全球化、人口过剩等都有关系。在圣辉法师看来,更深层次的因缘,则是人类价值观念的偏离以及行為方式的失当所引起的。

 

    圣辉大和尚表示,佛教是一个充分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宗教。佛教在缘起论、业报论、慈悲观、平等观等教义中,都著重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特别是佛教的「依正不二」的宇宙观和节制欲望的生活观,对於克服「人类中心主义」和现代消费主义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佛教节制生活观 纠偏现代消费主义 

 

    生态问题产生,若从人类自身、或是从人类的精神深处寻找原因,那就是人类欲望的过度膨胀,在无休止地外逐中丧失了自我。圣辉大和尚认為,今天,人类正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消费至上的时代,人类在肆无忌惮的、毫无节制的消耗和浪费地球有限的资源,过度消费和享受已经成为今天这个时代的「流行病」,这是人类生存的悲剧,也是导致现代全球化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圣辉大和尚说,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人类精神的堕落实际上是同步进行的,生态危机的实质就是人类精神的危机。因此,生态危机的解决期待著一场真正的「思想革命」。这场「思想革命」的核心就是人类必须适可而止悬崖勒马,对日益膨胀的欲望进行降温。在这一方面,佛教的节制欲望的惜福理念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可贵的「心灵环保」思路,对于解决现代生态危机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中国梦也是佛教的梦

 

    圣辉大和尚还表示,佛教一向认为,度欲望的不合理的追求是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源,而人生苦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贪嗔痴」三种「根本烦恼」。中国人常说的「知足常乐」,按佛教所说,这是因為知足的人,不再為各种欲望所牵挂,心中平安快乐。所以知足常乐,不但是佛教的生活情操,更是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一种崇高境界。

 

    佛教关于人生的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在现代这一物欲横流、生态失衡的时代还突显出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圣辉大和尚表示,现代文明实际上是在纵欲主义的绝路上行进,人们在狂热地「购买」和「使用」中寻求自我满足,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吃掉、穿坏、更换或扔掉一切,而知足常乐、艰苦朴素一类的古训倒成了迂腐之见。

 

    圣辉大和尚最后认為,在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人类非常需要运用佛教博大精深的生态思想的正能量,吸取其积极的生态智慧,提倡和实践一种简朴、节俭、自然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达到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并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中国梦』作为中国人的共同梦梦想,理所当然也是佛教的梦想。但是,要圆成中国梦不能靠空谈,只能脚踏实地。」7月21日,出席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的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圣辉大和尚畅谈佛教思想对於生态文明的推动作用时如此表示。

 

相关新闻:

“2013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隆重举行

圣辉大和尚:节俭惜福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圣辉法师:佛教为什么要求人们寻求“解脱”

 

 

(责任编辑:范祖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