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中国“盂兰盆节”和“中元节”是一个节日,在日本盂兰盆节是“清明节”……不管是感恩节、鬼节也好,都是离不开人们对先人的追思。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必须学会宽容,要允许价值的多元。下面就是为大家盘点部分国家“鬼节”的盛况!
在中国“盂兰盆节”和“中元节”是一个节日(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制作:随缘)
盂兰盆节是日本人的“清明节”
泰国的鬼节 洋溢着一份欢乐和热闹
海外僧人于中元节祈福
在中国“盂兰盆节”和“中元节”是一个节日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州俗称“鬼节”,“施孤”。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
盂兰盆节,又称中元节或鬼节。每年阴历七月十五,陵园将安排各墓区代表参加盂兰盆节,又叫中元节或鬼节。这一天传说中是阴间的佳节,所以有阳间过元霄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界时陵园将举办祭祀、参佛、净墓、回顾、赏花、垂钓等活动以示庆祝。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有佛经《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
◎布田: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
◎水旱灯: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施歌儿: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与中元: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盂兰盆节是日本人的“清明节”
日本人扫墓不是在清明时节,而是在春分、秋分和每年8月的盂兰盆节。其中,8月的盂兰盆节是日本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又称“魂祭”“灯笼节”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现已演变成家庭团圆的节日。
盂兰盆节是在日本仅次于元旦的盛大活动,原来是佛教的法式。盂兰盆是“Ullabana”的音译略词,本意是“倒悬之苦”,为了拯救这个苦难而进行的法式。据“盂兰盆经”的解释,说是目连尊者为了拯救陷入饿鬼道的母亲,按照佛教的教义,在7月15日(阴历),供奉各种食品为供品,以这个法式救出了母亲。
这个活动在很古以前在印度和中国盛行,在日本则从飞鸟时代开始进行。后来传播得很广泛。家家都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成为祭奠祖先的日本特有的活动。现在是在阳历的8月13日前后迎接祖先的灵魂,和活人一起生活4天,16日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先的灵魂送回阴间。京都的“大文字烧”就是这个活动的顶峰吧。
韩国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本身有庆祝丰收和感谢大地之意,这天也是庆祝秋收的日子,人们会有祭农神的仪式。人们相信这一天山神们要收获谷物,去田里干活的话会妨碍衪们,于是这天大家都放下农事,唱歌跳舞庆祝。在古代,长工(长期为主人工作的奴仆)也会在这天放假。村庄会选出工作表现最好的长工,请他喝酒作为慰劳。长工会戴上笠帽、骑上牛背、绕村一周。长工主人也会请全村人吃喝。又因为这天不会用到锄头,人们就趁这把锄头洗干净,因此也叫“洗锄日”。
在韩国游些寺庙会在这天举行兰法会,信众会为父母奉斋,又有放生等仪式。近年一些寺院如京畿道富川市的释王寺每年都会举行“百中敬老盛会”,邀请老人参加,有午餐招待和表演、免费照相等。首尔江南区的奉恩寺则有“生命解放”活动,在大雄殿演出踏路、灵山斋、六法供养、合唱、舞蹈、京畿民歌以及道场杂耍等节目,祀愿一年来因各种天灾人祸去世的灵魂极乐往生。釜山的三光寺则有“盂兰盆文化节”等。当地佛教界希望让盂兰节发展为助人为乐的节日以及与尘世邻里共庆的活动。
中元节在朝鲜又称为百中节
中元节在朝鲜又称为百中节、亡魂日、百中日、百中、百种节、中元、盂兰盆节等,是朝鲜的一个传统节日,来自中国的中元节与盂兰节,又发展出自己的民族特色。相对于中国、日本的中元节较著重于祭祖及普渡,朝鲜的中元节则保留较多中元庆丰收的原意,祭祖、普渡等祭祀仪式则属其次。
中元节在朝鲜可追溯至新罗时代,据《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儒理尼师今》载,新罗王儒理尼师今九年,既定六部,七月时儒理尼师今六部分为两组,每组由一名王女带领,自七月十五开始每日早上集大部之庭织麻,直至八月十五晚上分出胜负,负方要置酒食请胜方吃,一起作歌舞百戏,于是称七月十五为“百种节”。《泽堂答倭人问目》、《洌阳岁时记》亦有同样记载。新罗、高丽时代佛教盛行,僧侣、寺院常举行盂兰盆会,世俗人亦争相仿效,在中元日具百种花果供养祈福。高丽王朝时百中节的庆祝活动已经在民间十分流行,高丽歌谣《动动》就描绘了当时过节的情景。到朝鲜王朝,中元节的各种节日活动在民间十分盛行,除了僧侣设斋荐先魂外,庶民亦会祭奠亡魂,士大夫家则会在这天祭祖。《慵斋丛话》、《东国岁时记》、《洌阳岁时记》、《松都志》《泽堂答倭人问目》等典籍和当时一些散文都有相关记载。京畿道的曲水里还有规模颇大的市集,直至日治时期才停办。
到现在,中元节的节日活动于大城市日渐式微,只有寺院宫观等仍有举行中元法会或盂兰盆会,一些农村地区则仍然保持传统的习俗,以庆尚南道密阳的密阳百中戏规模最大。
新加坡中元节 设坛拜祭无主阴魂
新加坡的中元节(鬼节)隆重程度远超过其中秋节,时间为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到三十号。新加坡华人祖先多为中国大陆移民,他们漂洋过海,很多人因风暴而殒命,其余到了新加坡也要与热带恶劣的气候及瘴气斗争,能够生存下来,“全靠神灵和祖先的保佑”。为此,每到鬼节,一些社会宗教机构都要设坛拜祭无主阴魂,这成了新加坡鬼节的最大特色。社会上也会有相关宴会、歌台表演、喊标福物等活动。
泰国的鬼节 洋溢着一份欢乐和热闹
泰国的鬼节每年都于六月中旬在黎府举行,非常受当地人民的重视,主要是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希望来年稻米丰收。
在黎府地区,鬼其实是天上的神。原来鬼节源于一个佛教的故事,据说,数百年前的泰国王子Prince Vessandorn是佛祖的化身,他尽心尽力为居民服务,故深得民心。某天,他向人民说将要返回天国,并叫众人忘记他,人民听了之后非常伤心,天神看见了亦深受感动,于是准许王子重返黎府,而鬼节就是黎府的居民用来纪念王子的。
泰国鬼节不但没半点惊憟,反而洋溢着一份欢乐和热闹。游行途中,“众鬼”不但会向围观的途人扮“鬼脸”,还狂歌热舞一番,期间的歌曲甚至以摇滚音乐为主,有时更有乐队现场伴奏。更有意思的是,众“鬼”在游行途中有时还会手持木制假阳具,因为当地人视假阳具为土地肥沃、产量丰富的象征,寓意来年丰收富足。
祭奠的节日——墨西哥幼灵节和成灵节
11月1日是墨西哥的“幼灵节”——祭奠死去的孩子,11月2日是“成灵节”——祭奠死去的成年人,这两天通称为“鬼节”。墨西哥的土著居民印第安阿兹台克人认为,死亡既是生命的归宿,也是新生命的开始。因此,节日中人们都要隆重地庆祝。
西方国家的“鬼节”万圣之夜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文/菩萨在线编辑综合整理)
【编后语】中元节就是这样的一个节日,它表达的就是感恩。古人并不忌讳“鬼”,在古人的意识中,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只是换了一种活法而已。人死了,就会以鬼的形式继续活下去。对于科学时代的我们,仍应保有一份对先人虔敬之心。
》》》》盂兰盆会普利生 - 佛教文化与传统民俗《《《《
(责任编辑:范祖甄)